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名人 > 正文

名人堂|2017十大年度好书来了请收好!

类别:历史名人 日期:2019-1-21 15:28:08 人气: 来源:

  2017年12月下旬,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2017名人堂之年度图书评选活动”。通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向大众推出180本的豪华书单。经过网友投票,文学专家组评审,再综合考虑业内口碑,进行综合判断,今日,“名人堂—2017年度十大好书”重磅出炉。

  12岁入伍,有着13年军旅生涯,与舞蹈、文艺打交道的时光,是严歌苓青春年华的珍贵记忆。以至于严歌苓成为一个作家后,这段经历也成了她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严歌苓的军旅题材文学作品较多,但《芳华》显然就是将严歌苓军旅生涯经历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一部。严歌苓自己也表示:“《芳华》应该说是我最诚实的一本书。”

  《芳华》可以说是严歌苓在时隔四十多年后,对自己青春时代的一次深情回望。书中可以看出严歌苓本人的诸多经历、体验的影子,带有浓厚的严歌苓个人青春自传的色彩。

  一代代青春,一代代芳华,都有无数个刘峰何小萍在承受着生命的重负,经历着生活的悲哀,用生命写就各自版本的“平凡的世界”。严歌苓透过“萧穗子”来讲述刘峰和何小曼的故事,读者又透过严歌苓,去阅读那个年代下文工团的青春故事。

  今天的作者严歌苓与当时的小女兵萧穗子在作品里构成了时空以及与感性的对话关系,重新呈现了当时年代里青春的混沌、感性与蒙昧。生命的恣肆与人性的层次以及时代的的特征构成了《芳华》繁复的调性,它向读者打开了多层面的认识径。通过这本小说,严歌苓再次证明了她将往事进行艺术塑形,表达,带动共鸣的强大能力。就像《芳华》片尾曲《绒花》唱的那样“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李敬泽的文学,触觉敏锐,视野,充满见识,又带有语言表达的巨大魅力。与此同时,他的散文创作、非虚构文学领域内对超文本、跨文体的开拓型写作,更是显得气象宏大,格调非凡。“咏而归”三字出自《论语·先进》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日众在孔子面前各言其志,子、冉有、公西华等各有大志小志,曾皙在旁鼓瑟,说“我想的是,暮春时节,换上春衫,约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少年,一起到城西的沂水中沐浴,然后,到城里的舞雩台上吹风,最后唱着歌,兴尽而归。”夫子悠然神往,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即“想法正合我意。”曾皙对于“咏而归”的向往,也是李敬泽心中的向往。

  《咏而归》用活泼的语言叙述历史和文化,以春秋先秦为主,兴之所至,迤逦而下,至于现代乡野。最后落到几篇谈闲情的文章上去,也正是从曾皙之意,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就像春日里的一次漫游,将古时经典的魅力缓缓引入现代。而阅读李敬泽所分析的经典,也应该是这样轻快而又样子。

  阅读经典,并不一定要正襟危坐。“经典”二字,是对一本书所传递信息其精要与超越历史的赞叹,阅读的人,如果把它们当成累赘,反倒不该去阅读。阅读经典也是一个“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过程,轻松、快乐、。

  李敬泽说,这一本《咏而归》,不外乎是希望从古人的选择和决断中,从他们对生命丰沛润泽的领会中,在趣味里追怀古人的风致,学习安顿自己,找到一个归处。

  写作《咏而归》,对李敬泽这位“文学的士”来说,也是作为一个现代文人与古人灵魂“相亲”的过程。“以前很多文章写得我很头疼。而写《咏而归》就像唱歌一样快乐,我觉得我写得很快乐,读者也会一样读得很快乐。”

  “我是李三三,死于百年前。无风景,夜台无白天……”86岁高龄的著名诗人、学者流沙河先生又出新书了。这部书的正文部分,是耄耋之年的流沙河先生一笔一画写的,全部以手稿影印的稿本形式呈现。全书共109篇,每篇标题为四个字。精卵,胚胎腜孕,妊娠胞包,生育字娩,啎疾病弃,奶乳孔母……初看目录,如读《千字文》。流沙河先生主人公“李三三”一生的经历,来解读中国文字里包罗的智慧。

  开篇以的口吻,自问“我身”从何处来,由父阳母阴结合而生“我”,解释中国人的,中的精卵。随后用一个个汉字,描述呱呱落地,父母养育,家庭,童年少年到壮年所经历的各种快乐与痛苦,收获与,最后以“快乐平庸”诠释沧桑后的人生。

  就着这种“摆龙门阵”讲故事的形式,流沙河先生还对近千个古字偏旁等做了分析。在解释文字的同时,行文中流沙河还对私塾生活、新年风俗、时令节日等做了介绍,让人在具体的中去理解汉字,加上全书是稿本影印版可以看出他用清秀可人的小楷写在方格稿纸上,原样出版,修改的墨点都印在书上,既可以看出他思考的痕迹,呈现了他的行文过程,方格楷书,工整秀丽,见字如晤,赏心悦目。

  有人认为,学古文是在走回头。流沙河说,新闻不可能是古文,公告不可能是古文,日常对话也是白话。“但还要看到另一方面,古汉字中包含着文化传承,从中可以看见古代人的基本观念、生活方式、劳作方式、人际关系、社会心态等等,其中还涉及自然界的许多知识。从古文字进入古代社会,可以了解祖先很多东西。而且训诂学是走进中国古代典籍的第一步。如果绕过文字学、训诂学,去读古代典籍,很容易走弯。而且,古文是一个人训练文字表达能力最好的教材。因为它简练、准确,以一当十。”

  一个文人,因诗而名,在人生低谷之中找到汉字、找到庄子,找到诗经,找到唐诗。看清浮沉,在文字里安顿自己,在经典里找到归宿。正如流沙河自己说的,“感谢古老的汉字,无家的远行客。感谢奇妙的汉字,愉悦避世的梦中人。”

  作为一名实力派诗人,梁平的诗歌写作有自己的谱系,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写作,他也构建出自己的诗意地理学。“皇城根下的主,川剧园子的客,与蜀的竹椅上品盖碗茶,喝单碗酒,摆唇寒齿亡的龙门阵。”这是梁平新诗集《家谱》扉页上的题词。囊括进本书几大元素:成都、川蜀、天府文化……《家谱》中,收录了梁平近年来150余首诗歌,全书分为“为汉字而生”“蜀的胎记”“巴的血型”三个部分,从多个角度,表达他对人生、历史、时间、死亡、爱情等主题的思考,这其中最不可忽略是,是文字对中的川蜀血脉深情。

  “门口的改成八车道了/诗歌只能从背后绕道而来……”在梁平的诗歌地理中,脚下的,淌过的河,走过的街,一切皆可入诗,化作诗意氤氲在文字中。出生于重庆的梁平,从在山城的烟雾朦胧中长大、写诗、生活。2001年的春天,梁平来到成都,开始了自己在成都的后半生。梁平从不怯于表达自己对于生活和社会的热爱。他说:“我是希望我的诗歌与社会息息相关,与生命息息相关,与我们身边的人息息相关,成为现代社会的真实版本”。

  《家谱》之所以被称之为“家谱”,其实可以从全书的三部分去解读。“为汉字而生”透露出的,是文化人、川蜀人乃至华夏子孙最深处的血脉链接:汉字。后两记“蜀的胎记”、“巴的血型”则很显然的表现出了梁平对于巴蜀地理的来自血脉的爱。梁平说,之所以取名《家谱》,是因为这里面集结了自己文字的血缘,情感的埋伏,故乡和家国基因的指认。梁平的诗歌与他的大气风格一脉相承。

  著名评论家罗振亚在为《家谱》写的序文中点出,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他认为,梁平的人文一体,其诗歌语言有很畅快的风格,“与冷僻乖戾、佶屈聱牙的”装“之本质相去甚远,而常常伴着亲切的说话调式出现……这种写法经济而奇峭,它能够改变读者惯性的思维线, 带给人审美刺激和惊颤;尤其是在过于典雅含蓄的诗坛憋闷得 太久,被诸多不痛不痒、不温不火、不死不活的文本之后,再去接近它们就更会产生一种阅读的快感。”

  谈起新诗,你只知道徐志摩、余光中、海子、舒婷、北岛 本书力图打破你对新诗的固定思维,发现中国现代文学中遗落的珍珠。诗人杨克梳理出百年来著名诗人的一百篇优秀作品,让读者明白新诗远不止如此,有的新诗充满想象,有的富含哲学思辨,有的能让你心头一震。这本书印证了诗是语言的孩子,是最接近孩子天性的语言,一百首中国现代诗像孩子般灵动,是百年文学的积淀,纯粹却不失深邃。

  既然书名中就说是“给孩子的”,那么用着本书来做孩子们的诗歌启蒙读物,就再合适不过。可以发现,书中的诗作可以适合不同年纪的孩子。像“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一类,带着自然的语言节奏,朗朗上口,就适合做幼童的诗作启蒙。“战争坐在此哭谁,它的笑声,曾使七万个灵魂陷落在比睡眠还深的地带”就适合稍高年纪一点的孩子,从诗作中去人生和诗意。

  孩子和诗人的差别是什么?想象力?洞察力?文笔?还是对世界的?好像从这些角度来说,除了文笔外,比起诗人,孩子们也差不到哪儿去。这大概也是杨克想要表达的,对于诗作的启蒙,或许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培养他们对于世界的好奇,和保持一个纯粹的童心,或许更有利于孩子们诗意生活的养成。《给孩子的100首新诗》中,杨克以孩子为本位,强调“诗养童年”的,从简单的音韵开始,到对于世界的体验与感触,用中华文化养育出富有诗意的中国新诗人。诗歌,是不限年龄不限身份不限阶层的,对于诗和美的感受,或许从童年开始更为纯粹,这本书,或许不只是送给孩子,还送给那些保持着赤子的人们。

  对故土在时间里的,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感伤。但一流的小说家却可以给这种感伤一个艺术的形式,让人们读了内心晶莹如雪。双雪涛就是这样一个小说家。

  他是沈阳人、80后,他的小说素材多是少年时代所观察的东北生活。时代快速而疯狂,人们好奇而健忘。双雪涛用冷峻、短促的语言恢复往昔上世纪90年代的东北。

  《飞行家》共收录了双雪涛的九篇短篇小说。缘起--为那些被被损害的故乡人留下虚构的记录;沉淀--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编织进故事的纹理里;扎根--让爱、梦想、和在和里。这里面依旧有双雪涛擅长的主题:的、渺小的边缘人……但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些让人感到悲伤、痛苦、的情节都只是表面的尘埃,尘埃散尽,其间文字最真的部分透露出的,是爱、梦想、、,以及人性中的,它们在北方铁幕般的大雪中,迸发出微小而珍贵的火光,这种万籁俱静的体验会有一种洁净心灵的作用,这大概正是双雪涛想要给予读者的。

  小说有很多写法,双雪涛的方法是集中精力近乎白描地写情节、对话、细节,密不透风,少用形容词,但中间却又诗意流淌,避免陷入类型小说的俗套。也许素材来自东北,他的小说里有一股雪天的冷意。

  双雪涛文笔显得又现实又魔幻,让小说有一种奇异的特色:时代的沉重,艺术的轻盈。朴素、冷峻的文字中,透露出一个东北之子对大时代下普通同乡人深深的。一个个体的复杂性,在短篇小说里,要靠无数看似不经意的片语只言去铺垫、去累积,直到我们看到人物的某一次抉择、某一个行为,将先前所有细碎的信息点,汇聚成一波高高扬起的巨浪,这股浪出现得有力道、合情理、掷地有声。这是属于双雪涛的语言,这就是他独有的文字美学。

  创业者任毅把自己分成多个相同的“自己”,便可以同时兼顾多场活动和约会;有一天钱睿回到家里,发现他刚刚在医院服侍的形如枯槁的母亲,竟然健朗地站在自己的面前;名为陈达的智能管家,“目睹”了主人林达被……雨果获得者、科幻作家郝景芳在新作《人之彼岸》讲述的是“人性”与“机器”的战争。

  六个科幻故事按照由远及近的时间顺序展开,以引人入胜的笔触将“人工智能”拉到读者眼前。人与AI隔岸而望,作为的AI,是否一定能把人类非的一套心理表征学个差不多?在物理变成了智能产品的天下之后,人又该如何自处?

  六篇科幻故事之后,郝景芳用两篇非科幻思考回答了我们关于AI的所有困惑。郝景芳说:“人之彼岸的意涵其实很简单:人在此岸,AI在彼岸,对彼岸的遥望让我们观照此岸。”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在继续探讨《折叠》中提出的人类未来两大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导致的就业取代、教育的隔离和穷困的代际传递。

  小说的表现对象通常是现实的或是虚拟的,在不少人的认识中,纯文学和主流文学主要关注现实,奇幻文学主要专注虚拟。郝景芳的独特之处在于,一部小说探讨的却是虚拟和现实之间的中间地界,她透过虚拟空间来关注现实社会,借助社会中不存的事物来描述生活的具象。

  2017年,《白山》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共41万字,由上部《尘土》、中部《风》、下部《》构成。这部小说是卢一萍27年军旅生活积累,用7年时间十易其稿精雕细琢而成的一部长篇力作。小说中,作者把喀喇昆仑和阿里高原这“白山”作为虚构文学的背景进行表达,具有浓郁的边疆气质和高原特色,被誉为“雪域边防线百科全书式小说”。与平时常见的军旅题材小说的不同,《白山》运用了寓言、魔幻的文学手法,对作者所思考的事物,反而具有更深刻的表达穿透力。

  著名评论家、原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给出这样评价,“看了《白山》后,我对卢一萍说,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作者。后来我又把想法完善一下,用来评论:第一句话《白山》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作品。第二句话《白山》塑造了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就是凌五斗这个人。第是,我认为,因为《白山》,卢一萍进入了中国最重要作家群体这样一个行列。”

  卢一萍在《白山》中的大胆笔触,也得到汪守德的肯定,“他写得非常大胆。有些超过了我们过去对军旅生活的印象,超过了我们阅读文学的一些经验,挑战了我们对很多事物的判断。我是战战兢兢的往下读的。”汪守德还提到其中的强,“他的这种是有力量的,是负责任的,是作为一个文学家、一个作者从他的立场出发来进行的。而且,他并不仅仅是停留在性的一面,《白山》同时一部救赎和大爱的作品。看起来他的笔很尖锐,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很火热,很温暖。”

  著名作家阿来这段时间他自己也在写小说,也在因为写小说搜集材料到处旅行,他说,有段时间他身边都带着《白山》这本书,在机场,在公上,晚上在旅馆里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对人生的之处有深刻的反思,有质疑,有,但最后它有温暖,有。《白山》不满足于只讲一个故事。我认为,小说一定是要在故事之外还给我们提供一点什么东西。《白山》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书,卢一萍也成为我非常期待的作家。”

  蒋蓝早年写诗,近二十年专攻散文—或称“非虚构写作”。他大剂量地阅读,不辞辛劳地调研、细致入微地考辩,发挥他幽玄锋锐的笔法。他将书斋之气、实地之土和思想之光,三把宝剑三合一,扫描着历史某个被他嗅到的偏僻角落,极力压榨词与物的内在联系,写出一部一部因见识和思考都令人目眩的漩涡式的作品。

  《蜀地笔记》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蜀梼杌”大致可视为历史记录、历史补遗。中编“蜀轸流转”写的是蜀地传说中或现实里的动物或植物。下编“蜀中广记别裁”沿用明代地志《蜀中广记》的名称,“别裁”表明作者新的调查和写作。

  蒋蓝摸索传说中代表着蜀王宠妃的石镜,从传说讲起,翻阅《蜀王本纪》《成都古今集记》《王士祯池北偶谈》等各类正史野史,从隋书摸到唐志,又看到宋史,兼陆游的诗,张孝宣的回忆,文史馆的典籍,顺便把别人没有搞清楚的帝师庄士敦的游记也讲讲,最终描绘出超出考究和资料堆砌,饱含博物和历史感的一篇《成都武担山石头记》。

  《兽变像》更是有趣。蒋蓝一直好奇《》里的兽,和古蜀的王朝有无联系呢?他从各朝代对于兽的画像以及传说讲起,将“”二字一点点解释清楚,终于写就《兽变像》一文。不夸张的说,如果将这些作品所考典籍一一列出,则完全不亚于一篇专业的学术论文,甚至可考性要超过它们。但蒋蓝一个随笔作家的根本,“我只想用散文的方式来演绎历史”。

  在卡塔出它平原上,于坚挪动了一块石头。他犹豫是否该把这块独特而又漂亮的石头带回家,最后他放弃了。挪动这个词在于坚看来,重若千钧,他在博客中写道:“挪动了世界,作者就必须负责。世界不是可以随便摆弄的。”于坚写道:在我私人的卡塔出它事件中。我挪动了四次。两次是对有的挪动:石头的出场,将石头放回。两次是无的挪动,由于我挪动了(那块石头如果不是我永远不会被挪动)因此我的心灵也被石头挪动了。第二次我记录了这一挪动的感受,将心挪动到文字中。

  这一挪动至关重要,因为它可能导致石头被虚构,被遮蔽、被遗忘、为,也可能导致这块卡塔出它的石头被记住、被、被团结、被共享而不是私有。

  挪动意味着什么?于坚举了个例子来说明:一个人用机来拍照,可能在镜头中“划掉”不喜欢的某人,也可能美化自己暗恋的某人。这个人向世界解释了他认识的世界,他挪动了世界,“他自己跳出来,导致世界从他的方向去看世界,世界被挪动到另一方去观看自己。”

  这些文字都记录在于坚的《挪动》中。他是一位大诗人,同时他的散文水平又不亚于他的诗歌。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驳杂、思想深沉、意象丰富。笔调深沉。你看他写“挪动”二字,从巫师讲道孔子,讲易经讲讲,又讲道法自然,阅读于坚,从文字去他深邃的思想,无法言说的韵味从中一点一点浸润出来。作品的载体是文字,文字的内涵同样让于坚着迷,如同他在《挪动》的自序中写的那样:文就是以文世界的,饰喜,就是文明。为世界文身,以文明之。文不是分类的写作。写一切,文是动词,也是名词。文是写作的根基,文来自远古与诸神沟通的祭祀。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中的每一种文化都牵扯很广,《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为读者展现了中国墓葬艺术的发展史,又是另一种决然不同而又让人回味的历史。

  一说到“墓葬”,读者无非想到的是生与死,巫鸿从地域、时间等角度,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生动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

  巫鸿写这本书,目的可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呈现出中国墓葬艺术的发展史,也不是要对目前中国不同的墓葬类型以及地域性丧葬进行一个全面性的概括,而是描述和分析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许多案例。这些案例一方面意在表现中国墓葬艺术的无比漫长和惊人丰富的内涵--这其实是中国艺术中最为漫长和持久的一个艺术传统。

  总的来说,巫鸿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还原情境,即“重构”原境,他非常注重考古发掘与文献材料相结合,运用多重视角的考证与检验。在利用了研究方法范式的基础上,他探讨了墓葬的物质性特征,同时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生命流动的思想阐释了墓葬过程中的空间性、时间性。从器物与图像入手,考虑其功能与其中的相关性,重构出一个整体的场景,从而再去重构出当时的墓葬。这种多层的重构、多重的验证研究方式值得美术史写作者重视与学习。

  “几年前我突然发现,我跑遍了乐山的山山水水,竟然没去过马边,真是奇怪之极。我口有一条通往马边的小,自幼见到彝族人民来来往往,对‘遥远的马边’充满向往。”龚静染如是说道。这让他产生了去马边探访历史人物的念头,最后,《昨日的边城:1589-1950的马边》一书便问世了。

  龚静染淬取马边四百余年以来若干大事件,以及钩沉在时代中被尘封的人物,从明朝万历十七年马边建城写到1950年。将马边的经济、文化习俗、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穿插其中,一幅边疆小城数百年历史的立体画面栩栩如生地展开。这是一部典型的非虚构作品,它不仅有着丰富的田野考察经验(现场踏勘与走访),而且对史料的遴选和采用也用尽了心思,下了一番苦功夫。这是个苦力活儿,也虚构写作的基石。文献钩沉方面,则是另一种苦功夫,也更需要耐得住寂寞的。

  非虚构写作,虚构加上文学写作,而不虚构加上学术研究。从这个角度去阅读龚静染的《昨日的边城》,或许才能触及作者的和才华。那些充满了的文字,充满了个人情感的文字,充满了人性关怀的文字,在别的史学著述中是看不见的:“这座古镇(荍坝)虽然饱经沧桑,但清、民时期的民居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保留了古香古色的风貌,在苍翠的山峦中呈现出一道独特的景观。”龚静染说:“这些年我写的《桥滩记》《昨日的边城》等书,包括《我们的小城》的很多篇章都涉及到了历史,历史始终是文章的。”

  王侯将相、富贾在古往今来历史长河中络绎不绝,他们赢得了世界,却最终还是输给了时间。在苏东坡逝世916年之后,散文家祝勇,沿着苏东坡颠沛的人生径和留在故宫博物馆的字画,重新还原了这位伟大诗人风雨飘摇的一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执笔写下豪情诗篇的风流人物,纵观中华历史,层出不穷。但如同苏东坡一般快意恩仇、洒脱的却并不多见。不论为官遇“乌台诗案”贬谪海南,或是为人饱尝孤独,苏东坡其人都能豁达面对,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通透开朗。然而现代人眼中的苏东坡,往往是模糊的,他一时为才高八斗的词人,一时又为田野农夫,再一瞬又变成了现代人常说的“吃货”。

  这样一位多变的才子,自然会吸引到人们的注意,古往今来不乏名家重新开始探寻这位大词人生前的故事。祝勇所作的这本《在故宫寻找苏东坡》,就是按照苏东坡生前留下来的痕迹,重新寻访他来时的。

  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萦绕着苏东坡的诗句,比如“十年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呈现苏东坡人生脉络和生命际遇的同时,祝勇选取了故宫收藏的宋元明三个主要朝代的艺术藏品,由书、画及人,把苏东坡的世界和艺术史联系起来,由苏东坡个体的人生去反观他所处的时代。这样的写法,使得这部作品不单成为了苏东坡的个人传记,更全面书写和体现出了整个宋代的文化风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7.4%,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对农村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影响,贺雪峰在《最后一公里》中对中国乡村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描写,为读者展开了一副乡村现状的画卷。《最后一公里》首次从区域差异的视角审视中国乡村,引用大量一手的真实案例,分析中国乡村社会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全书分为“乡村社会”、“家庭与养老”、“社会分层”“低保与扶贫”、“借贷与保险”、“农业治理”“制度”等七个主题,每个主题都由若干篇论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充分而精彩的阐述。单是所涉主题的丰富性,就足以显示这本书对于认识当下农村问题的厚重程度了。

  另一方面,组成全书的55篇论文来自对全国绝大多数农业型地区的村庄调研,用贺教授的村庄类型学划分,这些村庄涵盖了社会维度的南北中三大区域和经济维度的东三大区域。这样广泛的地域代表性,一方面让人不禁感叹贺教授及其团队调研工作之扎实,另一方面也能给我们提供更为宏阔的视野,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受到地域差异的冲击,并跟随作者的比较研究,形成对中国农村更为全面立体的认识。

  通过对村民个体、家庭及乡村社会组织等多层面的乡村调查,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内在的状态,并在村庄治理这样一个宏大而又紧迫的命题下,深入探讨了如何重塑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

  这书的封面,是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照片铺底,辅之以一幅当年联大昆明校舍分布示意图。这与作家汤世杰的想法有些不谋而合。他为《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作序时这样写道:“如果按余先生的文章,将当年众多文化人的住所一一标记在昆明地图上,不就是一幅二战时期昆明的‘文化地图’吗?这幅文化地图奇特、新颖,迄今为止,在别的城市还没见过。”有着西南联大的辉煌,《西南联大的背影》承载其历史,仿佛让人回到了那中又带着的抗战时期。

  余斌通过对西南联大各处遗迹的实地探访和相关史料的深入研究,还原了当年梅贻琦、陈寅恪、闻一多、冯友兰、朱自清、沈从文、刘文典等大师的诸多教学及生活细节。在著名诗人于坚看来,这些作品史料一手详实,高屋建瓴,观点中肯,足以证明西南联大之伟业并不抽象,这座“奇迹般的大学”确实就立基于昆明地方。

  重返西南联大那段历史岁月,将自己作为“外围在场者”的记忆碎片与文字碎片渐渐拼合,再现并评议了抗战时期与西南联大相关的人物和史事,并对与西南联大互为背景的昆明进行浮世绘式的描写,余斌生动呈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战时昆明。

  “中华民族”已经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用法,那其首次被使用是在什么时候?黄兴涛教授在新文化史、思想史方面发明甚多,他的这一新著可以说是他研究历程上的又一高峰。他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追索从清代开始,重点放在阶段,通过极丰富的史料展示,让读者看到,近代以来这一观念的萌生、起伏、发皇的整个过程。

  黄兴涛指出,“在界、思想界、和界,中国各民族一体化的‘中华民族’概念和观念得以基本确立,并逐渐较为广泛地开来,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1919年后,孙中山先生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他开始“五族”说,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由于孙中山巨大的思想和力,他晚年对‘中华民族’概念的执定,影响深远”。在黄兴涛看来,“中华民族”这一说法所内聚的现代观念是中国有史以来、特别是清代以来历史发展的结晶。

  书中强调,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一直伴随着思想的遇合与古今观念的交会,表现出民族与国家的纠结与互动;对于认知主体而言,则始终包含着情感与的冲突与融合,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调适。这种宏观认识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之前景是很有帮助的

  现代社会中,传统社会流传下来的家庭观念与日渐的现代生活方式间的冲突越发尖锐。对于家庭与孝道的观念越发的与开发,但张祥龙不曾随大流,公然提倡并捍卫看起来与时代越走越远的家文化和孝文化。

  张祥龙一直认为,“传统哲学与中国哲学最大的隔阂之一,是无”家“可言的,甚至在核心部分,是”家“的。”从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来看,这个理想的城邦中,阶层的女人和孩子必须共有,亲族与非亲族间的差别不复存在。有趣的是,在《哈利波特》中,张祥龙又发掘出了孝文化的交汇点。“一个不死的孩子,凭借父母的爱以及他对父母的爱,战胜,最后还替父母报仇雪恨,这难道不是一个典型的亲子关系的主旋律故事?”这一点,和中国古代子女为父母报仇的故事同出一。

  所以,张祥龙得出一个结论:“尽管在文化上贬低家与孝,认为家庭只是人类的一个阶段,未来人类是不需要家庭的;但同时,他们又离不开家庭。”

  这也印证了他在《家与孝》中始终贯彻的一大观点:“无论怎么变,家与孝都是我们不应该丢掉的东西。家与孝的问题,既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要害,也是理解人类本性和未来的关键。”

  中国古代史中,有“才女”名号的女子不算少。但如果要说哪位女性能算文学大家,恐怕非李清照莫属。作为宋朝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是唯一一位作品获得经典地位的女性文人。然而,这个“唯一”并不好当,在后人的非议及想象中,“李清照”似乎成了一个符号,而不是女诗人。

  盛名之下,李清照也难免争议,现存的李清照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全为精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历代儒生们耿耿于怀她的再婚之事,或揶揄,或,或徒劳地试图为她洗白,近现代学者们放下了“妇德”的紧箍咒,却又饶有兴致地将她作为女性的杰出代表而非去性别的伟大词人来看待--所有这些,就是李清照所要面对的“才女之累”。

  艾朗诺在古今浩繁的相关资料中爬梳抉择,经过严密的分析论证,认为后人对李清照一代才女形象的认知和看待她的立场经历了层累性的改变,几乎所有关于李清照的惯常言论都是经过精心阐释的产物,只有经过传统这一棱镜的折射后,李清照才为正统文化所接受。

  艾朗诺教授所做的努力方向就是,将数世纪以来加于李清照的累赘层层剥离,试图还原一个接近本来面貌的李清照的形象,揭橥数世纪以来颇富趣味的李清照接受史。

  “当大规模对全球文明构成,加密才是新世界的未来。”早在登曝出“棱镜门”,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物之前,已经有一个叫做朱利安·阿桑奇的人,通过创建“维基解密”网站成为了世界知名的一名机密披露者,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

  他也在声名鹊起之时,适时地推出了一本名为《密码朋克》的带有自传性质的书籍。从题目上来看,这本书都恰好印证了阿桑奇本人身为密码朋克运动之一,对于这项运动在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遭到的危机下的。我们的文明已经来到一个十字口。“弱者要隐私,强者要透明”,如何保障互联网时代的个人隐私?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安全与隐私几乎涉及每个人的利益,这本《密码朋克》讨论的正是每个普通互联网用户关心和担心的线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给一门学科界定范围很难,尤其是像人工智能这样的学科还在快速变化中,更加困难。即使是某些像数学一样成熟的学科,有时我们也难以理清边界,而像人工智能这样每天产生日新月异变化的,更是不容易理清其中的问题了。人工智能的定义素无共识。在大学里,机械系、电子系、计算机系,甚至哲学系都有人在研究人工智能,但是让这些人对这门学科取得共识谈何容易。其实这一点问题,从哲学上的“实用主义”看,一个学科就是学科共同体共同关注的东西,有些细小的问题、“毛边”可以出现宽容,演变,这种情况下产生出的外延式的定义要比从“视角”给一个内涵式定义更为实用。历史素有两种写法: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所有的传记都是以人为主的;而各种专史,如战争史,则多以事为主。

  而在这本《人工智能简史》中就有着史实与有趣事例的糅合,这一点让这本书看起来不像长篇大论的专著,而更像是一本妙趣横生的历史手册。既有深度的分析、点评与引经据典的过程,同样也佐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与事例。作者和书中诸多人物也或为师友或相熟相知,使得这本书除了详实的考证之外,还加入了很多来自现实中的有趣的轶事。这本书既适合专业人士了解人工智能鲜为人知的历史,也适合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大众读者作为入门的向导,菜鸟与高手皆宜。

  一个人亲历事物的经验,终究是有限的。于是,人们需要阅读。2017年,国内出版界涌现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好书。纸质出版的坚韧生命力令人振奋。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科技让资讯的变得更加多元,导致大量的年轻人在手机上,电脑上也开始进行较高水平的深阅读,而不仅仅是早些年的网络文学的娱乐化阅读,比如在移动端的社交网站账号上看到在纸质上偶遇比较难的好文章。

  小说家、思想型作家阿来就曾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谁说手机就不能深阅读?有时候我出差,不方便带大部头的书,在手机上看长篇,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科技是中性的,你阅读的是碎片还是整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

  除了文字阅读,很多人也开始在移动端听书,观看高质量的文化视频节目,在线聆听高质量的文学课程。邱华栋说,“这些都算是阅读的一种形式。”正如李欣频为推广阅读所做的广告语:“罗丹阅读人体,发现哥伦布没有发现的美丽海岸线。加缪阅读卡夫卡,发现真理已经被讲完一半。在书与非书之间,我们欢迎各种可能的阅读者。”

  在图像、音频、视频越来越普及的当下,文字依然是理解世界的最根基的东西。而完整地读完一本书的体验和收获,依然不可替代。

  如果说读屏意味着快、小、敏锐的信息获得取胜,那么深阅读则可以将碎片的经验给予整合,更多地思考和价值。

  2017年12月下旬,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2017名人堂之年度图书评选活动”。通过华西都市报、陈廷敬后人封面新闻向大众推出180本的豪华书单。书单的来源包括:

  1,在2017年一年内,出版动态观察,读者口碑调研,尤其是被华西都市报周末文化副刊当代书评重点介绍的新书,对这些书的内容、作者曾深入报道、专访过,以及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参加图书订货会、各地书展以及多种大型新书发布会,国内一线出版社、出版机构推荐(一共60本);

  2,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特别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读书达人,分享他们各自在2017年读到的印象深刻的好书(一共120本)。

  他们的身份包括实力小说家,新锐诗人,哲学教授,学博士,纯文学主编,出版社编辑,社长,人,网红读书达人,协议医学女博士,人文书店店主,新公号掌舵人、金融从业者等,他们的年龄层覆盖面广,从50后的资深读书人,到90后的新锐爱书者。

  他们的阅读类型广泛,涉及到小说、非虚构、诗歌、社科等。这份180本的豪华书单,经过封面新闻在线多呈现,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好评。

  同时我们邀请读者线上(通过封面新闻APP)投票评鉴。短短两周时间,得到广大网友的踊跃参与,仅仅是前10名人气图书,就收到网友近16万的票选。

  这份读者热情,图书人气值,也被我们的文学专家组成的评审,给予重点参考,再综合考虑业内口碑,进行综合判断,评选出“名人堂—2017年度十大好书”。

  考虑到图书的类别,我们盘点年度十大好书分为两大类:文学类和社科类。涉及到小说、诗歌、散文、社会、历史、科技。叫我们看见婉转的心事被晶莹地表达,看到语言的艺术,叫我们对隐匿在宏大历史叙述背后的复杂个体与,有更深刻的体察。

  互联网时代,崇尚轻、快、小,然而传统的重,深,大,也正重新获得它应得的关注,发挥其蓬勃的生命力。

  李敬泽扎根先秦原典“咏而归”,流沙河研究古文字,海外汉学家解读被重重的宋代才女李清照,感慨“才女之累”。

  梁平的《家谱》以诗的形式,集结了自己文字的血缘,情感的埋伏,故乡和家国基因的指认,我们深情注视自己脚下的土地。

  随着现在年轻人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外出旅行开眼界机会的增加,人们对去博物馆看展览的兴趣提高。“下的美术”等博物、考古、艺术等图书,也正悄然升温。经济科技图书,则有助于我们理解日常生活背后的物质逻辑和世界正在发生的科技新浪潮升级,以此捕捉一些明日世界的线索。雨果获得者郝景芳用科幻小说提醒“人之彼岸”,这个看起来柔弱的女生,内心有强大的前瞻力量,令人。

  评选十大好书,并不是以某个硬性标准评选出个谁高谁低,意义更在于提供一个契机,大家一起分享,视角互补,彼此共进。以此也推动我们大家一起,把自己从碎片化时间里更多地解放出来,对专注的阅读多一些投身,更好地理解当下、把握。

  此次名人堂年度图书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委会主任邱华栋说:“当下已经不是那种一本书引发全社会高度广泛关注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读书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正处于分散,分众的时代。每个热爱读书的人更应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去阅读更适合自己、提高的好书,获取知识、见识、品位和智慧。”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网,启蒙历史网,川教版历史教学网,可圈可点高中历史网,阿木古尚历史网,古尚历史网,烟云往事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