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名人 > 正文

林则徐的江河诗情

类别:历史名人 日期:2018-7-14 5:36:38 人气: 来源:

  提起林则徐,人们首先会想到虎门销烟。其实在他的生涯中,除抵御外侮外,还曾从事水利。从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珠江,从太湖流域到伊犁河畔,都留下治水的足迹。伴随着治水的,是他的诗情。

  林则徐始入,便以“经世”自励。他曾自刻一方图章明志,印文是“管理江淮河汉”六字。他在任上,确实做了许多水利大事,足可称道。在京师七年间,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数十位水利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著述,著《畿辅水利议》,主张发展华北水利,推广种稻,就地解决漕粮,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以往的漕运积弊。

  在出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期间,部署堤防、兴修水利是林则徐施政的重要事项。他认为,海州(包括海、赣、沭、灌和涟水等地)原为“四马投塘”之地。只有先治黄河,使黄河水顺其自然于山东义民地区入海,再将淮河客水归淮,才能解决水患。他不仅要求各级官员及绅士商贾捐输赈济灾民,还实施减赋、平粜、施粥,招抚农民,采取典牛、借种子等办决农民种田的困难,使灾民深受其益。

  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四月初六,陶澍以朝廷阅兵大臣身份,校阅东海诸营并视察票盐施行情况。公事之余,他登云台山巅,临海曙楼,并观海于高公岛。陶澍与林则徐“志同道合,相得无间”,是很好的朋友。正在治黄工地的林则徐,应邀赴云台山奉陪。陶澍作七律四首,描写云台山的雄伟气势,抒发这次阅兵察吏盐政的心情。48岁的林则徐以《次韵陶云汀登东海云台山》为题,和陶澍诗。其一:“华盖星辰拥上台,重臣旌节此登台。似闻初日天门启,真见海上来。云气龙堂深致雨,潮声鯷壑响驱雷。千秋孔望谁能企,聊喜观澜赋水哉。”其二:“鹏背青天笑共扪,坡仙吟侣职方孙。层楼望日搏枝曙,半岭吞云竹树昏。可许成丹烧石灶,也应留带镇山门。登临本是瀛洲客,沧海横流倒一尊。”林则徐的诗句将古代、历史名人和当代重臣共赏云台山的融为一体,展现了登山观海不忘天下的宽阔胸怀。

  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在江苏境内先后组织疏浚了浏河、白茆江、丹徒——丹阳运河等河道,为老百姓解除水患。道光十四年初夏,林则徐途经昆山,抽空登临玉峰山,在山腰看到了两江总督陶澍所建的粤如旷如之亭。面对秀美的江南景色,想起英国为财富,不断向中国输出鸦片,严重损害健康,使中国的白银迅速外流,心绪难以平静。当时,县令请他题词,他略加思索,选取范成大和陆游的诗句,组成一联,挥毫写下了一副对联:“有情碧嶂团圞绕,得意孤亭缥缈间。”并有上款:“道光甲午夏日,偶过昆山,来登此亭,因集石湖、放翁诗语题之”。下款为“三山林则徐”。

  这副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玉峰山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受朝廷重用,却前程未定,心宇浩茫的情感。四年以后,硝烟弥漫的近代中国史选择了他,他终于奔赴广东,担负起了禁烟的重任。这座小小的林迹亭,也就成了吴中水利史的。

  两年前,他曾顺道去安亭游览震川书院,并为震川祠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上联指的是归有光先生在安亭期间,认真考察三江旧址,写了好多篇文章,强调疏浚吴淞江的必要。这主张为应天巡抚海瑞采纳,在治理吴中水患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下联指的是归有光与文坛复古派斗争,创造了不平凡的文学成就。这时,距离归有光逝世已有260多年。在日记里,林则徐则以详尽的笔墨,描述了书院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震川先生的之意。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林则徐被以的充军新疆伊犁。六月,河南祥符(即今开封)黄河决口,河南全境以及安徽5府23个州县被淹。朝廷急命军机大臣王鼎为总理河务。他上疏请留林则徐襄办水务。林则徐驻守祥符六堡河上,奔波不息,事必躬亲,甚至日夜与士卒同畚锸,造坝堵口,赢得工地上下一片赞誉:“林公之来也,汴梁百姓无不庆幸……”第二年二月初八日,堵口工程合龙,东河河口告竣,林则徐却仍被“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网,启蒙历史网,川教版历史教学网,可圈可点高中历史网,阿木古尚历史网,古尚历史网,烟云往事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