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名人 > 正文

乾隆下江南为啥总迷?不是因为盲是因为馋……

类别:历史名人 日期:2016-4-15 20:30:22 人气: 来源:

      这个中国最家喻户晓的,他有很多的爱好与特长,除了写诗,大家都知道他爱书法,还爱旅行。而据网络名人马伯庸考证,乾隆还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民间美食故事王,因为很多地方在介绍民间美食时,都有一个共通的故事模板:“乾隆下江南走到迷,饥肠辘辘,无意中走进一户人家,吃了X,赞不绝口”。

      不信?有地图为证!

      看完地图的小编不由得抹了抹嘴,这一个个偶遇可真够美味哒,得亏是啊,要是小编这个盲迷了,肯定第一时间问万能的朋友圈啊。

      突然就对“秀色可餐”有了更深的:吸引乾隆微服私访下江南的,其实不是程淮秀吧……

      在这份乾隆迷美食地图中,作为江南style的江苏省约有10道美食上榜,数量可是全国第一。

      纵观整个美食地图,不少显然是刻意傍上了“舌”,但也有一些是有料可佐、不,可证的。

      比如“黄狗猪头肉”

      “黄狗猪头肉”在宿迁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公元1762年秋,乾隆第三次南巡途经宿迁,并在品尝过“黄狗猪头肉”后吟出“黄狗猪头肉,酥鲜嫩烂香,宫中亦未有,海内应无双”的诗句,“黄狗猪头肉”也因此得名。

      ——这文案写的,我给101分!

      还有“文思豆腐”

      扬州天宁寺曾是乾隆行宫,乾隆下榻时,据说寺里的发明了这道菜品进献给他,成为乾隆系美食代表之一,如今的天宁寺是扬州博物馆。

      文思豆腐产生于乾隆年间由扬州僧人创制是没什么争议的,至于是否是专门讨好乾隆而创制的,姑且听之吧。

      还有一些半真半假,史实与传说结合得很好的故事,让人不由得感慨:自古段子出民间!

      比如:1757年,乾隆二下江南,途经宿迁,驻跸顺河集大营,亲率文武官员祭奠皂河安澜龙王庙,并在庙中用膳……

      ——多么严肃的历史背景!

      然后,画风开始变了!

      当时乾隆由于旅途劳累和心情烦闷,不思饮食。叶家烧饼作为当地“名吃”贡上来时,恰逢一阵微风吹过,乾隆觉得缕缕香味扑鼻,顿时食欲大开,食之赞不绝口,当即召见叶家烧饼传人,封为御厨,并随驾去京城。自此,叶家烧饼便被称为“乾隆贡酥”,这位御厨便被尊为“乾隆贡酥”第一代传人。

      ——这普普通通的烧饼,小编“剁手”的日子里,就靠它过活,一度觉得它物美价廉居家必备。但是当它被称为“乾隆贡酥”后,立马觉得自己在吃的是爱马仕·贡·饼,整个人都高大上起来了有木有!

      除了褒那些专为进献的菜品,乾隆还是个喜欢深入调研、发掘民间美食的人,他为美食命名的爱好,不亚于为景区赋诗题字。据说昆山奥灶面的得名就和他有关。

      昆山奥灶面传说是乾隆微服游历昆山玉峰山后途经边品尝过的小面食。乾隆在品尝后非常高兴,差太监去询问制法,结果太监虽然普通话一级甲等,但听不懂厨子的昆山土话,便对乾隆说此面之奥妙在灶上。金口玉言,从此这种面食就必须得叫奥灶面了。

      其实这些美食很多都是江苏自古就有的,并不全是与乾隆有关,之所以它们最终规模化地形成了“乾隆菜系”,与乾隆曾多次下江南的历史有关,的旅行无形中策划并推广了这些美食传说。

      饮水思源。今天,当我们吃上这些名品名点的时候,必须得感谢集旅行家、美食家、段子手为一身的乾隆,这些美食的命名传承不管,如果没有傍上他,现在,我们吃到的只能叫烧饼、面条、包子、豆腐……

      是不是看着就没有胃口呢?

      不说了,小编要去吃饭了。今天的下饭菜就来个黄狗猪头肉加文思豆腐,主食再来个奥灶面吧!

推荐:

关键词:乾隆下江南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