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青铜铭文中的汉字和由一颗植物与一张口组成。较之更早的古汉语中和(稣)字由禾与龠构成,禾稣的发音,龠表征征稣的含义。其中,作为象形文字的龠在甲骨文中,一种有着几个管孔的具有早期短笛形制的吹奏乐器。《说文解字》中记载: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即龠是一种有着三个孔的竹子做成的乐器,能够与其他乐声相协调。由此,稣(和)也直接被用来一种古乐器名,即《尔雅·释乐》所言: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巢是形制稍大的笙;和是比它小一点的笙。
通过对和字起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和与音乐密切相关,如《庄子·天下》所言:《乐》以道和。在现实生活活中,真正的音乐不是一个声音的简单重复,必然是不同声调、音频的有机结合。如此,人们]对和的理解也就由单纯的乐器拓展开来意味着一种不同元素的协调、结合过程。同时,在古代,音乐是教与社会仪式的一部分。所谓礼乐,音乐与礼仪是紧密结合的,两者共同确立了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论》)乐与礼分别确定了天地之序与天地之和,进而共同构造了和谐状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论语》强调了礼与和的关联:礼之用,和为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对和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和的思想广泛,涉及人性、、等多个方面。总体而言,和在中国古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涵:
第一,从人性品质的角度看,和是人们们经过内外兼修之后达成的一种内在均衡的状态。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在适当的时候恰当地表达这些情感,只有那些内心平和、行为处事遵循中道的人,才能恰当地表达自身的情感,达到和的状态。《中庸》第一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喜悦、愤、哀伤、快乐等情感没有展露,心灵未受外物,就是所谓的中,如果这些情感恰如其分、有所地表达出来,就是所谓的和。当然,要实现这种内心情感的和谐有序、必须身心,提高自身素养。
第二,从崇高美德的角度看,和有别于同,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美德。古代中国人特别是学者有意识地将和与同区别开来,认为同是对一个事物的简单复制,和是不同事物间的协调及新事物的创造。在个人德行上,君子具有和的美德,不去追求与他人的完全一致,能够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与之相反,不具有和的美德。在更高的天地层面,和是生化大,是天地的化生创造、生生不息。如董仲舒所言: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是故夫德莫大于和(《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和不仅是君子的个人美德,更是天地之间最高、最大的一种德行。
第三,从行政的角度看,和不仅是一种个人美德,更是一种事关国家兴亡的德行。在学者看来,作为最高美德的和,不仅事关个人的德行,还将在扩充、延展之后,影响整个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安宁与进步。《尚书·多方》就明确提出,领导者对和的,会造成外界的无序,带来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亲乱: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同时,贤明的君主必须以和的方式来治理天下,这是一种的德行,如周成王在临去世前就特别训示说: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尚书·顾命》)者应该采取和的方式,追求天下和的状态。
第四,从的角度看,和是国家实施、个人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目的。古代学者们常常将视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和视为的重要内容,如《周礼》记记载,周王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周礼·地官司徒》)。作为最高理想的和与活动紧密结合、息息相关,进行和的,不仅有益于个人克明本性、体觉和谐、重塑自身,更有益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如此,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具有德行的内涵,亦有国家治理、的意义。
第五,从动力的角度看,和不仅是一种均衡的状态或最高的德行,其本身还是推动实践的动力。以为例,早期大儒们的和的学说在后期新那里获得了发展。新学者不仅将和作为一个核心概念,还将它视为一种激发学术的,一种种策动实践的活力。学者们相信,和是所有关系的根本性,是一切德行得以完全实现的动因,正如张载所言,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合一存乎道,性与合一存乎诚(《正蒙·诚明》)。
楠《论语》解释说: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利),则有争心。孔子这两句原本是谈为人处世的道理。如果将这两两句的主语都省去,不仅语言形式发生了有趣而奇妙的变化,而且其内涵也得到了延伸和扩展。省略主语后的句子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前句最后一个字同与后句第一个字同紧紧相连,采用顶针修辞格;后句最后一个字和与前句第一个字和相同,采用回环修辞格。这种前后相承、头尾相环的独特的语言形式,蕴含着前后相相因、内在联系紧密的深刻。
早在西周末期,我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史伯提出和与同这对重要的哲学概念。他对郑桓公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国语·郑语》)他是指与我相异的个体。这个个体与那个个体、这些个体与那些个体相互均衡、融合,这就叫作和。我们平时走,左腿与右腿相互配合运作,这也是一种均衡、融合。两条腿走,总比单脚跳要好得多。万紫千红春满园,没有百花齐放,没有万紫千红,就没有斑斓绚丽的满园春色。和以不同为前提,没有不同就没有和。和是事物多样性、多元化的统一和是多种事物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组合体。史伯还说和实生物,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混杂),以成百物(同上)。他认为将各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元素混杂在一起,会产生新物。2900多年前,他提出的这种观点,至今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论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只用一个音符,就弹不出美好动听的乐曲;只用一种颜色,就无法展现光彩耀目的七彩虹;只用一种调味,就烧不出美味可口的菜肴。正如史伯所说:声无听,物一无文(纹)。(同上)同的实质是单一不二,抹杀差异,否定不同。同是事物的简单同一,没有彼此相济的差异。史伯还说以同裨(增加)同,尽乃弃矣(同上),同样之物相加,仍是原来之物,不会产生新物。所以他进一步说:同则不断。不断,就是没有持续性,而没有持续性的事物是注定要的。
和而不同不仅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且是事物多样性的均衡统一,没有多样性事物的均衡,就达不到和的境地。适中、恰到好处是和的基本要义。比孔子年长84岁的齐相晏婴曾对齐景公说:做一道鲜美的菜肴,厨师要调和各种作料,并用五味来调剂。味太淡了就济(增添)其不及,太浓了,泄(减少)其过(《左传·昭公二十年》)。要求做到正好适合口味,后来孔子总结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过是超过正确,不及是达不到正确。超过正确如同达不到正确一样不好。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慢了不好;快了,会欲速不达,也不好。一定要做到快慢适度,达到无过无不及的程度。可见,和而不同所要求的看问题、办事情应讲究均衡,把握适度,是一种正确的思想方法。
既然和是以承认差异、承认不同为前提,这就要求尊重别人的不同个性、不同观点,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切实做到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绝不能挑剔、夸大别人的缺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样,就能使处于不同社会角色、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和谐相处,这种和谐相处,绝不是彼此苟同,而是相互促进。和而不同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品德,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准绳。
现在我国采用的协商制度,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代表经常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计,献计献策;、澳门回归后仍保持原有的制度,一国两制;在做出重要决策之前,举行听证会,倾听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在经济方面,既保留传统计划经济的优点,又吸取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再加上许许多多的创新措施。这种由多种多样性质不同的经济模式组成的混合经济,使我国在短短三十年之内,经济规模增长八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所有这一切,都是奉行和而不同原则的具体体现。
我国奉行和而不同的原则,愿意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平共处,取长补短。美国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拥有很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拥有大量价廉物美的轻工商品和与日俱增的巨大购买力。近年来美国领导人似乎认识到了美中的这种差异性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一个强大繁荣的中国对美国有利。前国务卿希拉里多次表示要与中国同舟共济,前财政部长盖特纳也表示要与中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果美国领导人能做到、摒弃冷战思维,那么中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就可能搞好协调、平衡工作,实现互补合作,互利双赢,共享繁荣,从而对构建和谐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能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相关资料,正确解读和的内涵。能围绕和与同的区别等展开讨论,理清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了解和而不同在当下的意义。能搜集与和有关的各种资料,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并能根据自己的思考,用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
能査阅资料或者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搜集体现以和为贵的事例,比较异同,从而探寻出以和为贵的真谛。能认真研读示例,创作几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从内容、主题、立意、语言形式等方面评价,选出优秀。提炼关键词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概括能力,也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这里的关键词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围绕关键词展开阅读,会使阅读更简单、明朗,内容体会更深刻。提炼关键词有很多方法,比如提炼线索、提炼内容、提炼情感、提炼主旨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教给学生,为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供助力。
能以和为活动旨,在特定小组内交流讨论,从而制订出大家共同遵守的议事规则。能在教师指导下,围绕选定的新闻事件,査阅并整理好相关资料,组织一次。选定主持人,以和而不同为活动准则,积极参与,互相,使每个同学都能有所进益。活动结束以后,能以和为关键词,任选一个角度,完成一篇作文。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国语》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对和的意义的解释最为明确,不同的事物互相为他,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的事物而达到平衡,这叫做和,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这只是同,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文化的统一体,我们肯定和观念的价值,不是调和论。所谓和,不是不承认矛盾对立,而是认为应该解决矛盾而达到更高的统一,因此,以和为贵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文化具有优秀传统,同时也具有陈陋传统。从殷周以来,就有上下的区分,辛亥了君主,但这种观念至今仍有待于彻底消除。中国哲学长于辩证思维,事实上,科学的发展是离不开分析思维的。中国向来注重日用,注重切近的效益,没有理而求真理的态度,这也是中国没有产生自己的近代实验科学的原因之一。近代社会是中心,个人本位,强调以人为本,而中国近代以前则以家族为本位,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此,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长短得失是完全必要的 。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此言天地和则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守和,以存以亡也。吾,楚国之小子也,而早丧所天,为二兄所诱养,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今但贫耳;贫患,惟和为贵,汝其勉之!
(4)从内容看,甲乙两文都强调了 的重要性。甲文以战争为例,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乙文则从 、 、 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用原文中的词语填空)(2分)
以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的具体阐述。和而不同的文化,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之源,也造就了中华文化恢弘的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得很早,而对其完整的表述,最早见于《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在此,孔子是把和而不同当做区分君子与的标准,后人把它提升为一种文化,和而不同的内涵就远远超出了君子之辨了。
和而不同的含义之一,就是多样性的统一与协调,在文化上体现的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它既是一种君子之风,也是协调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的准则,同时也适用于处理国家、民族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和而不同的包容内化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质,赋予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宏大气魄。无论是儒、道思想的互融互补,还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相激相荡而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抑或是对我们形成强烈冲击的文化仍然能够被中华文化融合,都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有很大的关系。今天,和而不同仍是各种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原则。诚如汤一介先生所言:如果我们希望中华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我们希望中华文化今后能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就必须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域的文化,充分吸收他们优秀的文化,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以创造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新文化。
和而不同的含义之二,乃指尚和而不盲目,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文化上则体现出刚健守正的固本。和而不排异,和而不苟同,孔子所言当仁不让于师此之谓也。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可以吸收融会各种异质的文化,但从来不会,总是能够坚守民族文化的本位性,亦源于此。
和而不同的第三个含义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文化上则表现出生生不息的创造性。和则生,的创生都以和为基础。和是事物多样性产生的根本,如果去和而取同,那就会导致以同裨同,尽乃弃矣,绝对的同一,只会使生机。和实生物,这也是的思想。《》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在这一有关创生的经典表述中,三通常被解释为和。和则生的观点,是儒、道两家的共同主张,如《管子》主张:和乃生,不和不生。《庄子》说:交通成和而物生焉。《荀子》说:各得其和以生。《礼记》说:致中和,天地位焉,育焉。和则生,同则绝,和而不同,生生不息,从的产生到文化的发展,莫不如此。故《周易》言天地之日生,生生之谓易。中华文化经数千年之演变,绵延不绝,总是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格。
【甲】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礼的作用是以和为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同时,也要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各安其分,以保持社会安定。(1分)另外,又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1分)礼与和的关系符合的中庸之道,即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1分)推背图全集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