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

镇江潘知常教授《阅读与人生

类别:世界历史 日期:2018-2-15 1:31:12 人气: 来源:

  潘知常,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89年被评为河南省的“青年精英”与郑州市的“青年精英”,并被授予荣誉称号,1992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993年被聘为教授。

  先后出版著作:《众妙之门》《比较美学论稿》《中国美学》《生命的诗境》《美的冲突》《诗与思的对话》《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红楼梦为什么这样红——潘知常导读红楼梦》等学术著作近20部。

  今天我是想给大家讲一个其实和我们生活最接近的题目,就是阅读。我们知道,人生事实上有两件事是进行得最普遍的,第一件事我们叫做吃饭,我还没有听说过不吃饭的人。当然也有人说不吃,很厉害,几个月不吃饭。第二件事就是阅读,我没有听说过不阅读的人。哪怕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也需要迫切的学两个字,一个叫做男,一个叫女,进卫生间之前还是要阅读一下,所以我们应该说,阅读就好像饮食和人生的关系,我们有时候会忘记它,我们有时候会觉得阅读不那么重要,我可以做一个最简单的提示来这些人,或者来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那就是空气。我们有时候也会发现,其实空气不重要,因为到现在为止尽管很多东西都开始收费了,很多东西都开始涨价了,好像我们呼吸还不要花钱,很多人就觉得呼吸不重要,空气也不重要,但是我们试着从现在开始不呼吸,相信在60秒以后大家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它,哪怕这个月都在想一直没有涨工资,这一年都在想像我不快乐,在60秒之后你会知道了最重要的就是先呼吸,其实阅读也是一样。

  最近几年,有一个口号在网上是甚嚣尘上的,叫阅读已死。现在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对于全民来说,它已经不是读什么书的问题了,而是读还是不读的问题了。我们现在读书人口在下降。我们讲阅读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概念叫读书人口,但是现在这个读书人口在下降,尤其是为阅读而阅读的人口更是下降,什么是为阅读而阅读呢?我们统计读书人口的时候还要加一个,比如上学的学生,算到阅读人口里面,还有读教材,读学校指定的必读书算到这个阅读人口里面,但是这些阅读人口都不是真正的读书人,真正的读书人是什么?没有任何的压力,也没有单位的,没有学校的要求还要读,那才能算到阅读人口里,我们必须承认现在为阅读而阅读的阅读人口数字非常低的。这样一种现象在我们当代社会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

  我这样说呢,其实当然是想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来提醒大家,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在改变,在很多的情况下,可能阅读已经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过去的阅读是很重要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现在的阅读不像过去那么重要,比如说我们很多的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获得,甚至可以不要阅读的方式,但是我更想强调,阅读本身是人类绝对不能放弃的。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真的可以决定你的未来。今天我们一开始特别想强调一下,特别是我们今天在座的其实是两部分,一部分人是家长,一部分人是年轻人,那么对于家长来说,我想就有一条,我们怎么样去教我们的孩子?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要怎么学习?

  我每年在南大包括在澳门招博士,面试的时候,总是有考生来问,潘老师要面试了,面试题目是什么?我们要不要事先准备,我说不要准备,全世界除了中国考博士要出题,其余都不是这样。我面试博士的时候,假设20分钟,我说你先简单的做一个介绍,然后我们今天就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想聊什么?我陪你聊10分钟。第二个问题,我想聊什么,你陪我聊10分钟。其实我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只要跟学生聊20分钟是一定能够知道他的水平。开始有学生不服气,你聊,聊20分钟就行?为什么呢?我说咱们来试试看。我说,你考博士对什么问题最感兴趣?他说我对《红楼梦》感兴趣。我说好,我们今天所有面试的老师陪你聊《红楼梦》。现在换一个,聊我感兴趣的,我知道你对《红楼梦》感兴趣,但是我对莎士比亚感兴趣,现在你能不能聊10分钟莎士比亚呢?很多考生经不住这个的。聊他熟悉的他聊不出水平,聊我熟悉的他跟不上,为什么呢?这说明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有阅读的深度,我第一个问题就是考你阅读的深度的,而且这个我没有你,是你告诉我的,你对什么感兴趣我就聊什么。第二个我聊阅读的广度,我知道你对莎士比亚没有兴趣的,但是如果你阅读的量够的话,你起码可以提问题啊,你连这个问题都提不了那事实上就很严重,从这样的角度来说,我特别想提醒大家,不管我们是家长还是年轻人,真的不能够放松阅读。

  我们在日常阅读的时候容易犯错误,我们没有自己如何去寻找一些最精彩的书来读,我们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建立一个最准确的知识构架,我在高校的时候跟我的学生说,一个孩子是不是成功,不在于天天用功,我的学生如果天天用功,我就很害怕了,因为我知道他快完蛋了。对不对?学习本来是一个你完全能控制的,一个很轻松的事,到了头发悬在梁上,大腿上还扎几针的地步,一定快完蛋了。怎么办呢?你要找到应该读的书,这里我要强调,比如我们说上本科要干什么呢?要选学校,上硕士要选专业,上博士要选导师,你就发现在一个人成才过程中,老师越来越重要,为什么呢?中国人讲了一句很俗的话但是很准确:师傅领进门,靠个人。师傅的作用在哪儿呢?真正的师傅在于他的眼光远远地超过你,你只要跟他在一起,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正确的事,不跟他在一起,你只会永远的正确的做事。如果你师傅是有眼光的人,你就知道读正确的书,如果你的师傅没有眼光,你就知道正确的读书。所以在读书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说要读书,活到老读到老,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所有的读书人受到,有收获,有回报。什么是收获和回报呢?我们要读最有智慧的人写的书,我们要拿出生命最少的部分读最精华的书,这是一个人一生应该追求的快乐。

  比如说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全球通史》,这本书在全世界出了20多版,是讨论世界历史的一本最有水平的书。《全球通史》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一个有的国家,一个有灵魂的民族,一定能够胜过没有、没有灵魂的国家和民族。

  我特别愿意跟大家强调,最理想的阅读是希望我们更快乐,是希望我们能够更深刻,我说得干脆直白一点,真正的阅读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如果一个阅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困惑、变得复杂,我认为不是很好的阅读,因为我们并不肩负人类和祖国命运的,我们就是要清清楚楚地活着,简简单单地活着。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应该读的书,所以我们一定要读经典,但是读经典就行吗?当然可以,我特别想跟在座的各位说,读经典就完全可以应付我们的人生,这是对一般有文化的人,或者是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来说的。

  对于很多来说,读经典的书有难度,我个人认为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读文学的书,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因为文学名著是最形象、最富含内涵的书,它是最深刻的又是最形象的,我们是普通人,我们不肩负着创造历史的,我们不肩负着传承文化的,我们为什么把自己弄得这么紧张呢?把自己弄得跟哲学家一样呢?我们可以简单一点,我个人认为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多读文学名著。什么叫多读文学名著呢?因为文学名著是用最形象的方法告诉你人生最深刻的道理,文学名著就相当于糖衣炮弹,我们很容易被击中,我们想一想我们的人生就知道了,我们在上物理课的时候有哪一个老师在讲的时候没有给我们讲过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呢?我们童年的时候父母一定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就是狼外婆的故事,或者就是狼来了的故事。什么叫狼外婆的故事啊?因为我们是一个农业社会,我们习惯了生活在农村,我们不习惯城市这样一种天天和生人打交道的方式,我们会下意识的养成很不好的文化习惯,我们认为生人往往就等于。狼来了的故事是教我们不要,那么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个人觉得,就是能够增强我们对人生真谛的理解。

  大家一定很熟悉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他能够把人生最深刻的道理、最深刻的感受用最形象的方法告诉我们。所有的中国人在这样的文章里学会了去爱自己的父亲。在我的感受里,中国人的母亲都是面孔,中国人的父亲都是背影。在中国文学的长廊里,有很多很多母亲的。请问有父亲的吗?而且很有意思的,凡是母亲的基本上都属于孤儿寡母。孟母,她老公是谁?岳母她先生是谁?你们发现了吗?而且我告诉你,中国文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凡是被寡母培养大的孤儿一定是一个主义者,很有意思。你看一看孟子,看一看岳飞,看一看海瑞,这些人都是强人,都是不允许贪污一分钱的人,不允许一个男人有一丝一毫缺点的人。

  比如说钱钟书先生写《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人生的得到和失去的。其实人生有点像刘翔的跨栏赛跑,和刘翔的区别在哪儿呢?区别在于我们没有终点线,我们永远在跨栏。

  比如说,俄罗斯有一个大作家托尔斯泰,他那个《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很著名: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一定阅读经验的人都知道这句话。这个话好在什么地方呢?中国人特别喜欢说的一句话叫: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我告诉你,失败永远是失败他妈。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我们中国人太喜欢交学费了,太喜欢原谅自己,太喜欢很奢侈的犯错误,其实犯错误本身就是不允许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我摸索,我先交学费,你是的宠儿啊?谁给你这个机会啊?我们就不可以通过成功的方式去达到更大的成功吗?

  俄罗斯有一个茨维塔耶娃·玛琳娜的诗人,她对里尔克说:我喜欢你的《献给俄耳浦斯的十四行诗》,第一句就是:一棵树长得超出了它自己。我觉得里尔克真的了不起,怎么能够这样把人生表达出来。我们想象一下,他是小个子,但是他去世之后,全世界都说他是一个巨人。当一个人的死重于泰山的时候,他长得也超出了他自己。诗人用诗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命是美丽的,什么样的生命是有重量的,我们顿时觉得原来我们可以这样活着。

  我前面讲了这么多,大家会问,你作为老师敢不敢开书单呢?我还有这个胆量,我是一个当老师的,如果我讲了半天,不敢开书单,那我不是冒充老师吗?你的生命里没有这12本书我只能说遗憾,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最应该读的就是这12本。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网,启蒙历史网,川教版历史教学网,可圈可点高中历史网,阿木古尚历史网,古尚历史网,烟云往事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