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0日晚,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颁典礼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芈月传》获得最佳电视剧。而演员孙俪和更是凭借着在《芈月传》中的出色表演,分别获得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那么,这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为什么深受观众喜爱?它到底讲述了我国哪一段历史?电视剧中“芈月”与历史上的“芈月”在真实的历史上有哪些出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段真实的历史吧!
芈月的早期的身世是片空白,仅在《史记·秦本纪第五》以及《史记·穰侯列传》中,曾有对芈月的记载:“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芈”姓虽是楚国的国姓,但历史上,真实的芈月却不是楚国公主,她母亲也不是楚威王的妃子,最有可能是她属于那种家境落魄的室之女,姓“向”。要不然也不会至少改嫁两次,给她生了个同父同母的弟弟芈戎,和另一个同母不同父的弟弟魏冉。《史记·穰侯列传》中的穰侯指的就是魏冉。
至于芈月是怎么到秦国的,又是怎样成为秦惠文王妃子的,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也不清楚。不过芈月的确是惠文王的妃子,史称芈八子。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多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秦国也是这样,秦国国君也只能有一个妻,也就是,剩下的很多女人都是妾,所有这些人的地位从高往低依次是:、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御(也写作长使)、少御(也写作少使)八个等级。芈月虽然很受秦惠文王的宠爱,并给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嬴稷、公子悝、公子芾)。但可能是因为芈月出身低微,她只是楚国室的远亲,所以她在秦国宫廷中还是比较落魄的,其地位和品级都不高。
电视剧里,芈月的初恋情人是后来的楚国春申君黄歇。但芈月虽然最终没有能够和春申君黄歇走到一起,但二人的感情是最真挚的也是最的。
但在真实历史上,芈月和黄歇并没有什么爱情,他们俩儿相差二十多岁。据记载:黄歇生于公元前314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大臣和家,深受楚顷襄王的赏识。在楚考烈王元年,黄歇为楚相,封为春申君。他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芈月的儿子嬴稷于公元前307年继位,成为秦昭襄王,芈月被尊为宣太后,她当时大约三十岁左右,而春申君黄歇出生是在公元前314年。当芈月三十多岁当上太后时,黄歇才七、八岁,黄歇怎么可能成为芈月的初恋?
历史上,秦惠文王嬴驷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国王,他19岁即位,在位26年,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王”的国君。他慧眼识珠、任贤用能。他不仅重用弟弟赢华、异母弟公子疾等秦人,也重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诸如张仪、公孙衍、司马错、魏章等魏人。他虽然车裂商鞅,但同时又以公子虔和公孙贾商鞅,查无实据为名,除掉二人及其大量党羽“商君虽诛,不更”,继续以国,保持了秦国的强大。秦惠文王期间,北攻义渠国,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击魏,吞并河西之地,南下夺取楚国的商於之地,为秦国日后的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秦惠文王是一位并不于后宫、非常有作为的国王,他对芈月的宠爱仅仅是“宠爱”而已,虽然他与芈月生育了三个儿子,但即使是在他去世前,他也没有提高芈月在宫中的位分。历史上的记载仅此而已,除此以外并没有其它。
在历史上,芈月与义渠王这一段感情确实存在,但并不是爱情,而更像是一种谋略。义渠国,是西北少数民族羌戎的一支。按中国传统,我们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少数民族分别称呼为“东夷”、“南蛮”、“西戎”、“北胡”。商朝时,商纣王灭九夷,周灭商后,周武王把姜尚(太公)分封到齐国,同时把周公分封到鲁国,“东夷”逐渐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到了秦始皇和汉武帝时代,“南蛮”被中原王朝彻底击败,后来也归化了,“南蛮”也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但“北胡”却一直称雄北方,始终如同噩梦一样困扰着中原王朝,直到明朝,北方蒙古的仍然时刻着明王朝的安全,到了清朝,“北胡”问题才基本算解决了。
而使“西戎”成为历史名词的,就是这位宣太后芈月。据《史记》记载:秦惠文王时,义渠戎就已归附了秦国,但是芈月的儿子秦昭襄王继位后,前来朝贺的义渠王对新继位的秦昭襄王表现的非常不屑和桀骜不驯,似有反叛之意。在此情形下,秦宣太后芈月用美色勾引并私通义渠王长达三十多年,还与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可史书上却没有记载这两个儿子姓名。电视剧里芈月与义渠王的儿子叫嬴芾,实际上却是芈月与秦惠文王嬴驷的次子。当秦国足够强大时,芈月设计将义渠王骗到了甘泉宫,了义渠王,随即派兵灭掉了戎狄,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上郡、北地三郡,她与义渠王所生的儿子也莫明其妙的死掉了。这样,她用这种手段最终解除了秦国的之患,也使“西戎”成为历史名词,这才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历史。后来史学界对芈月在秦国历史上的作用评价颇高,著名历史学家马非百曾这样评价秦宣太后芈月:“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设计将之,一举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除此之外,宣太后芈月的儿子嬴稷(秦昭襄王)能够在秦武王嬴荡死后继承大位,平定内乱,在历史上也与义渠王没有任何关系,是芈月使用了一系列外交和手段, 请赵国的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嬴稷送回秦国,并在其同母异父的弟弟,大将军魏冉的帮助下,使其儿子继位。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将秦武王的至魏国,了与秦昭襄王嬴稷不和的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史载“诸弟争立。公子稷质于燕,国人迎而立之,是为昭襄王。时王年少,宣太后听政,以魏冉为将军。”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与爱情无关,但又与宣太后芈月有关的男宠们。剧中芈月老年时期的十分宠爱男宠魏丑夫,宣太后芈月即将去世时,传令魏丑夫。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战国策.卷四·秦二》中这样记载:“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矣,以生所爱葬于之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魏丑夫因此而逃过一劫。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是被作为嫡公主芈姝的陪嫁媵侍远嫁秦国。芈姝当上了秦惠文秦国的,生了嫡子,也就是后来的秦武王嬴荡,而芈月则不得已却又心甘情愿地成为秦王的宠妃。但后因芈月得到秦王赢驷的宠爱而被芈姝视为大敌,使得她用尽手段欲
致芈月于死地。在秦惠文王死后,芈姝当着芈月的面了对芈月儿子嬴稷的册封遗诏。在秦武王嬴荡举鼎压死后,她又为了自己的,扶植魏夫人的儿子公子华,误国。但最终,她败给芈月。
另一个是与魏夫人,她本是秦惠文王原配的妹妹,生下公子嬴华,本以为可以继位为,但不料秦王从楚国娶来了芈姝并立为。不甘心的魏琰在芈姝出嫁的上设计阻杀,后又在芈姝入宫后设计争宠,并芈月和芈姝的关系,当失败后,为夺势,又将自己的侄女魏颐嫁给嬴荡作太子妃,她为了儿子嬴华争取而不择手段,但最终失败,而死。
在实际历史上,秦惠文王的真正的,就是电视剧中的魏夫人,生嫡子即后来的秦武王嬴荡,史载:惠文后魏纾是魏国人,惠文后与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29年生下秦武王,公元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公子们争夺,惠文后魏纾支持其幼子公子壮即位,称“季君”。经过长达的三年争夺战争,史称“季君之乱”,魏冉所代表的芈月、嬴稷一方最后胜出,嬴稷成为新一任秦王,即秦昭襄王。公元前305年,公子壮、惠文后,以及其他的王子们,都被魏冉斩杀。所以,历史上根本没有楚国嫡公主芈姝这个人。电视剧中的芈姝和魏夫人在历史上是一个人,那就是魏夫人。
电视剧《芈月传》中还出现了其它一些。例如:众所周知“老虎的摸不得”是说的,却出现《芈月传》中,另外还有楚怀王用“闭月羞花”一词来赞美魏美人,而“闭月羞花”实际上是用来形容貂蝉和杨玉环的。在《芈月传》第30集中,还有人说“天下熙熙极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那可是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语句。在《芈月传》第34集中,有张仪“金屋藏娇”的台词,则是汉武帝刘彻幼时对其表姐陈阿娇的承诺。此外还有说“奇货可居”的,那是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语句,还有“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句,则是出自西汉戴胜《礼记》之中的……
还有,《芈月传》中有多处喝茶、泡茶待客的画面,这与历史记载严重不符,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四种。但先秦饮茶,不是源于传说,就是间接推测,并无可靠材料来证明。但其它三种说法,却都是有据可查的,所以,中国人喝茶,张静初奉子成婚最早可能是在西汉或三国时代,战国时代是不会喝茶的……
另外,在战国时代,即使是少数民族的骑兵,也只是骑的光背马,当时还没有出现马鞍和马镫。但在《芈月传》中却多处出现骑马镜头和骑兵作战的镜头,而且这些马都是有马鞍和马镫的,这也根本不符历史。根据袁庭栋所著的《解密中国古代战争》中说:殷周时期的马主要用于驾车,没有鞍。公元前307年,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中原大地上才开始出现骑兵这一兵种,但赵国骑兵作战时仍骑的是光背马,没有马鞍和马镫。战国时期仅仅出现了供骑乘的鞍垫。甚至到秦代,马鞍和马镫仍未产生。这点可以从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得到:秦始皇陵兵马俑中你可以看到细致的马车马具,但在兵马俑坑中骑兵的陶战马身上,你只能清楚地见到鞍垫,或称为“低鞍”的东西,却并无马鞍和马镫。并且在兵马俑战阵的布局上,骑兵数量也很少,且被布置在远离主阵的角落里,这都说明在秦代以前,骑兵的作用只是侦察、包抄、、偷袭和追击,并不能成为作战主力。而我们现在常见马鞍,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卷三五八引《六韬》中:“车骑之将,军马不具、鞍勒不备者,诛”。以及《史记.留侯世家》“下马踞鞍而问”、“盛饰鞍马,竞加雕镂”。也就是说:“鞍垫”始于战国,成熟的“马鞍”始于西汉。但最早的“马镫”则见于长沙西晋墓出土的陶俑之上,而且是只起上下踏脚作用的“短蹬”。而在东晋的陶俑中,我们才见到了今用的长蹬,最早的“长马镫”实物是在辽宁一座北燕时期的墓葬中发现的,可见,马蹬直到三国以后的晋代才出现并发展成熟。
芈月的名字是根据兵马俑上的残字“芈月”和阿房宫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芈月”的合体陶文而来,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她是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是秦始皇嬴政的高祖母。秦昭襄王赢稷继承后,由于年纪尚小,芈月便以太后之位代理执政。在其执政的三十多年里,居功至伟,她任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儿子嬴悝、嬴芾等四贵主政,平息内乱,励精图治,攻灭义渠国,解决了秦国的西部大患,并使秦国强大,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基础,实为千古太后第一人。宣太后芈月死后葬于芷阳骊山(今陕西西安临潼区骊山)。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