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考古发现 > 正文

信阳古墓端出一锅“牛肉汤”? 就在这里

类别:考古发现 日期:2018-12-22 3:31:12 人气: 来源:

  ]在库房内,记者看到了那只“肉汤鼎”,揭开覆在鼎口的薄膜,可以看到鼎内填满了浑浊的水,记者特意闻了闻,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

  本报讯两千多年前的古墓里发现了几只装有“肉汤”的大鼎,鼎内骨头清晰可见,经专家鉴定为牛骨,这是妥妥的一锅“牛肉汤”……连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微博对一座战国大墓的发掘进行了图文直播,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两千年前的“肉汤”如何“保存”至今?12月15日,大河报记者赶往大墓发掘现场进行采访。

  12月15日,一则《河南古墓发现“牛肉汤”,骨头清晰可见》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引起网友关注。其实,从13日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微博@河南考古已经开始对这座战国中期大墓的发掘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图文直播。

  大墓位于信阳平桥区城阳城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附近,编号为18号。记者15日中午赶到了现场。据现场负责人武志江介绍,大墓呈甲字形,坐西向东,包含主室、侧室和后室,“肉汤鼎”发现于侧室。由于临近淮河河道,大墓早已被水浸。目前,侧室和后室均已全部发掘清理完毕,现场人员的注意力集中于尚未的主棺。

  根据新近整理出的数字,这座墓的墓道约有9米多长,墓室土圹长10.4米,宽8.5米,椁室长4.6米,宽3.2米。

  在库房内,记者看到了那只“肉汤鼎”,揭开覆在鼎口的薄膜,可以看到鼎内填满了浑浊的水,记者特意闻了闻,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一直在发掘现场的阳城城址区相关负责人刘勇告诉记者,13日当天,大墓的侧室一共出土了5只陶鼎,均为祭祀用品,供死者地下享用。被发现时这些鼎内充满了淤泥等杂物,由于时间有限,专家只对一只鼎内的残留物进行了分析,省文物科技中心动物考古专家侯延峰在里面发现了一根长约24厘米的完整的牛右侧肱骨,也就是牛右前肢的上臂骨。

  为什么选择这一块“带骨肉”?下葬放入鼎中时是熟还是生,带不带汤?对于记者的这些问题,侯延峰表示,古人挑选肱骨用来祭祀可能因为它确实是肉比较多的一部分,另外古时祭祀有时爱放牲畜前肢,有时爱放后肢,这涉及葬俗。目前,专家已经对这块骨头提取样本作进一步研究。“历经两千多年,这块骨头骨质已经非常酥脆,骨胶原流失了很多,是不是熟食,从技术上来说测定结果可能并不准确,但可以肯定,目前我们看到的鼎里面的所谓‘汤’,都是渗入墓室的水。”侯延峰说。

  在线测字打分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网,启蒙历史网,川教版历史教学网,可圈可点高中历史网,阿木古尚历史网,古尚历史网,烟云往事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