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考古发现 > 正文

为什么:汉代皇帝叫"帝"唐代皇帝叫""清代直接叫“康熙”等

类别:考古发现 日期:2018-11-22 3:06:52 人气: 来源:

  商朝开始、帝王去世之后有庙号,所谓庙号,就是在太庙祭祀时候用的名号。而谥号则起源于周朝,他们把商击灭之后,开始着手给两个先王摆功,一个夸为“文”,一个称为“武”,也就是所谓周文王和周武王。这个做法叫“谥”。也就是给者的一生行为盖棺论定。

  谥号的作用就是对君王置褒贬,让活着的王深自悚栗,不敢过分为非,这发挥了一定作用,春秋时楚共王临死,很惭愧地对大夫们说:

  我幼年即位,水平很低,国家治理得很一般,还去跟晋国打仗,鄢之战败得一塌糊涂,辱没祖,给诸位大夫带来忧虑。如果我死了,能和先王共受祭祀于太庙,给我的谥号就叫‘灵’或者‘厉’吧,你们斟酌斟酌,哪个更适合我。

  床边的大夫都愣了,不答应。因为“乱而不损曰灵”、“戮杀不辜曰厉”,都是很恶劣的谥号。但临死的王很执拗,众臣劝说无效,终于答应。

  不过到安葬,真的制定谥号的时候,宰相子囊又一说,该为王制定谥号了。众大夫又一愣:“王临死前不是说好了,让我们在‘灵’和‘厉’之间选一个吗?”子囊说:“我们的王有这么差劲吗?赫赫楚国,君王临之,蛮夷宾服,诸夏。

  他老人家竟然还觉得自己有,这不是一个很的君主吗?我看谥为‘共’比较合适。”于是众大夫皆称好。因为“既过能改为共”,也确实符合楚共王一生的经历。

  秦始皇觉得这么搞不是以臣议君吗?所以秦始皇特别不喜欢,废除这个制度,所以他死后就称秦始皇,没有谥号,如果有的话,他大概会叫武帝,或者厉帝什么的。汉代又恢复了谥号,但慢慢变了味,再差的王也可以得美谥。

  综观西汉一朝,就没有被冠上恶谥的皇帝,诸侯得恶谥的倒不少,比如谋反的淮南王,全称为“淮南厉王”。这当然是诸侯王的权威不够,无法中央对自己褒贬的缘故。于是,另一种发挥以前谥号作用的东西就出现了,叫庙号。

  庙号同样是一个盖棺论定的程序,对王起着褒贬,也就是称祖称,永享太庙,而没有庙号资格的皇帝,过一定时期牌位要被撤掉。

  谥号每个帝王都有,庙号只有伟大的君主才配。刘邦的谥号是“高”,而庙号是“太祖”,合起来就是“太祖高皇帝”,文帝的庙号是“太”,武帝的庙号是“世”,宣帝号称中兴,庙号是“中”,元帝其实很孱弱,他在位,汉朝开始衰落了,可是他也很幸运地分到一个庙号,称为“高”,可能是王莽的缘故,因为他姑姑是元帝的皇后。

  总之,整个西汉,虽然不无舞弊的嫌疑,但有资格称庙号的也就这么五位,享有“文景之治”盛名的景帝和非常聪明的昭帝都没有资格。但是,和谥号一样,庙号很快变了味,到了唐代,已经是无帝不可以称了。

  到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开始任用儒生,启用周礼,于是把周朝的谥号、商朝的庙号这一套再度拿了过来,刘邦死后的谥号是『高』,皇帝,所以史记里面称呼其为『高帝』。按照谥法,『高』的意思是:

  这个谥号到后来基本上是开国皇帝专用的。而刘邦的庙号,则当仁不让称之为『太祖』。太祖为受之祖,自然刘邦当之无愧——毕竟汉朝的基业都是刘邦开创,其父亲刘太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户人家。

  到了汉景帝时代,因为汉文帝轻徭薄赋、于民休养生息,群臣觉得汉文帝的德行高深,足以为法,于是给汉文帝立了太庙,所谓『祖有功而有德』,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有大功於天下,汉太文皇帝刘恒有於天下,要让后世皇帝世世代代祭祀太祖太。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在汉朝的时候,庙号要比谥号金贵,每个皇帝都有谥号,但是只有特别杰出的皇帝才有庙号,像匈奴的汉武帝,就得到了庙号『世』——也就是值得世代祭祀之的意思。而皇帝也有得到恶谥的可能,比如好色,卖官鬻爵的汉灵帝,『灵』这个谥号,其实就是群臣对其非常不满的标志。

  就这样一直到了唐朝,本来唐高祖李渊的谥号是大武皇帝,唐太李世民的谥号是文皇帝——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汉朝的称呼习惯,李渊应该是唐大武帝,而李世民应该是唐文帝。

  但是为什么我们都不这么叫了呢?这个要怪唐玄。从唐玄开始,皇帝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上尊号,死后把尊号改一改叫做谥号。于是各种好词开始堆叠起来了:唐玄把李渊的谥号改成『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改成『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么一长串,后人怎么叫呢?又怎么来评定一生的功过呢?于是庙号开始彻底的『放飞』了:

  于是谥号里面的字也纷纷用起来,各种文、武、宣、哀…… 每个皇帝都有了自己的庙号,而谥号也越来越长,成为一种仪式化的名号。

  唐之前称谥号,因为谥号还没有被玩坏,一般是一个字或者两个字,可以很精确的指代某个特定的皇帝;而唐之后因为谥号越来越长成为了一种仪式,庙号就取代了谥号的指代功能。

  从帝到的转变,出现在唐朝,这个转变的真正原因是帝王谥号的和造成的,庙谥是指庙号和谥号。在中国古代这两样东西流行了几千年。

  庙号是一个君主(包括国王,皇帝等)死后进入太庙接受子孙后代和天下臣民的祭祀而上的名称。其名称都有一定的寓意,譬如我们常见的太即有“克启千祀”之意。

  但庙号并非每个君主都能获得。它是伴随着太庙制度而来的,按要有一定业绩的君主才能进入太庙,即所谓“祖有功而有德”。譬如汉高祖,唐高祖等开国之君才有此殊荣。那些没有功业或行迹太劣者则没有。

  谥号,是一个人死后,对其生前言行的一种评价,或褒或贬,皆有一定的谥法。《大戴礼记》云:“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乐记》云:“闻其谥,知其行”,《五经通义》曰:“善有善谥,恶有恶谥,以为劝戒也。”同时谥号并非君主所专有,而庙号则是君主所专有的。

  作为君主,则基本上都有谥号(除个别之君外),并且还有一定的寓义。譬如常见汉文帝之“文”,即有“经天纬地、博闻、修德来远”等八种释义。这些庙号和谥号可以从侧面看到一个君主的情况。

  汉朝四百多年中,共有23个皇帝(不包括新莽和更始帝)。其中获得庙号的只有七个,西汉四个东汉三个,足见慎重而并不。这七人分别是刘邦(太祖)、刘恒(太)、刘彻(世)、刘询(中)、刘秀(世祖)、刘庄(显)、刘炟(肃)。这七个人中尊为祖的两人,两汉各一人,分别都是开国之君,基本上贯彻了“祖有功而有德”的习惯规范。

  庙号之滥,在唐代才发生大变。庙号到了唐朝以后,则了它的初衷,成了给皇帝装点门面和的工具了,除了之君,人人都有庙号了,这样唐以后的皇帝都可以叫祖、叫了。

  同时,唐以前帝之谥号多数为一字,少数为两字,这样叫某某帝是很方便的。例如西汉到隋,共有78个皇帝(不包括北朝诸君),复谥的人仅为五人,即汉光武帝,晋简文帝、宋孝武帝、晋孝武帝、梁简文帝。

  考其原由,多因帝王太多,谥字有限,谥字若有重复,在当时是以为不好的,自唐以后,皇帝之称由帝易,也与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有关。自唐以降,谥号遂滥。字数几倍于前,徒欲以此争慕。

  唐初诸帝的初谥,与前代一致,揆之西汉,高祖大武皇帝,太文皇帝,高天皇大帝,中孝和皇帝,除高不符谥法外,其余似无不妥。至高为高祖、太加谥,遂掀加谥之风,至玄时最终形成了后世的文字繁多的谥号。

  变数千年谥法之局者,为唐玄。譬如唐太,初谥为文皇帝,本已为天下第一等谥,而后来妄加至“文武至圣大广孝皇帝”,反掩其美矣。之后谥义愈美、谥字愈多。宋神至20字、清太祖至25字,余皆七字、八字不等,一二字为谥者遂鲜矣。

  唐以后之宋,基本沿唐制不变,且加谥字之多,有过之而无不及。譬如之君的宋徽的谥号是“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文字之美,那里看得出是个之君呢?

  不过明清时期帝王称号又有小的变化,唐宋之时的谥号,谥字多,且每个字地位相同,不分主次。这种情况到明朝时发生了变化。

  明清的谥号对此做了一个,在众多的谥字中分出主次。即多字的谥号,前面的字都是修饰,最后一个字才是主谥。例如明太祖史书都通常称为太祖高皇帝,他的全称则是:

  经过这次的,解决了唐宋时期谥字太多,不便使用,反而使帝谥不彰的矛盾。从明以后,帝谥又成为可以经常使用的了。

  但明清时期,对皇帝的称呼多用年号代称。例如一般清代史籍上所说的高纯皇帝,你也许觉得陌生,其实他就是你再也悉不过的乾隆皇帝。

  梦见牙齿松动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关键词:汉代皇帝表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网,启蒙历史网,川教版历史教学网,可圈可点高中历史网,阿木古尚历史网,古尚历史网,烟云往事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