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看庭院历史剧《滇都斜阳》 回味滇都往事

类别:历史故事 日期:2015-6-7 11:34:08 人气: 来源:

  庭院历史剧《滇都斜阳》

  云南网讯(记者 杨之辉)历史韵味十足的老宅子,就将观众带入那个充满想象的年代。日前,庭院戏剧《滇都斜阳》在昆明池庭院剧场上演。

  现在社会步入多时代,传统戏剧日益高冷,年轻观众很少走进剧场观剧。而在昆明池公园掩映下的一个古雅的庭院剧场,依然花红柳绿,莺莺燕燕。一部庭院历史剧《滇都斜阳》,5月15日、16日、17日三晚成功演出,座无虚席。

  “这座叫昆明的城市,300年前有过一个名字叫“滇都”,承载过一个朝代叫“明朝”,有过一群人“大明孤臣”,300年历史寂寂远去,300年后,滇都斜阳再现,昆明秘史,舞台。”这是担任该剧编剧并兼任导演的云南籍青年戏剧人张原圆梦时写下一段话。12年前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话剧《白门柳》对张原影响深远,当他看完演出,走出剧场站在门口大喊一声:“《白门柳》的故事没完,我要把昆明的部分写出来……”这是张原最早创作《滇都斜阳》的动机。他后来用3年时间潜心创作,终于完成了剧本。

  “十年一觉滇都梦,斜阳初上故国情”,一个戏剧追梦人,当他梦想成真的时候,对赶来观剧的母亲说:“放心,我会努力做好。”

  在张原的下,《滇都斜阳》的主要演员陆续到位,他们都是来自云南各专业院校毕业的毕业生,剧中四大主要男演员苏志勇、吴锋霆、王爱博、周皓,他们或者说刚刚毕业的毕业生,或者是已经毕业早已远离戏剧的专业人士。

  因为《滇都斜阳》的演出,因为同样的戏剧梦想,因为对于云南历史的热爱,为了重现这段历史,这群年轻人聚在一起,一起做出了一件具有文化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事,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滇都斜阳》由Z&S文化有限公司出品,云南中威民族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云南女子红乐坊、云南省汉服协会、昆明德馨学校共同协办推出的庭院历史剧。由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云南籍青年演员黄思思担任制作人并出演女一号,曾导演制作《要么爱,要么死》、《遇见》的云南籍青年戏剧人张原担任编剧并兼任导演。

  《滇都斜阳》的故事来源于一段隐秘的真实历史。公元1644年,明崇祯帝砸死自尽,李自成进京,随之清军入关,中国进入了一个。崇祯帝虽死,但是明朝皇脉未断,其胞弟桂王朱由榔不死,在南方建立了永历朝廷,它与弘光、隆武等一起,并称为:南明。公元1656年永历在一颠沛之后定都昆明,昆明成为中国的抗清中心,成为了明王朝最后的国都。《滇都斜阳》的时间点以1658年底到1659年初,吴三桂率清军进入昆明城前后几日,三位明朝孤臣与一位当红歌女仔国家将亡之时所爆发出的抉择、取舍,最终前朝文臣孙可投笔从戎,悲壮就义;前朝礼部大臣选择了开门降清;早已辞官不做的文坛名士袁定国选择了归隐山林,以另一种方式成就:“忠义”。而翠微楼当红歌女芸娘,毅然选择了自己向往的情,向往的义。在夫君孙可就义,保她出狱后,她用毕生积蓄买下翠微将其打造成书院,完成了孙可、袁定国、都想成就的一件事:传承华夏文脉。《滇都斜阳》的故事,力图反映的是明朝末年最具代表的四张面孔:降、忠、隐、烈。故事希望反思的是中国知识在的取舍和心灵挣扎。正如《滇都斜阳》的一句宣传语:那一年,谁主沉浮。这一年,再论对错!

关键词:历史故事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