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名人 > 正文

【历史名人】王献唐:“载书漂流”为山东

类别:历史名人 日期:2020-11-28 9:29:21 人气: 来源:

  由青岛王献唐研究会主办,青岛市美术馆承办的“追忆·传承——纪念王献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特展”于11月26日开幕。本次特展展品包括王献唐先生书画及收藏精品、珍贵古籍善本、碑碣精拓、古印玺、古器物及著作手稿等共150余件。全部展品系王献唐先生生前所钟爱并用于研究的珍品,其中大部为首次展出。

  作为一位学者,王献唐勤于治学,一生著作大观。作为一位图书馆馆长,他致力于古籍文物的搜集、整理与。他与青岛的和一段惊心动魄的“载书漂流”故事,随着本次展览再一次回归的记忆。

  王献唐先生生于1896年,逝世于1960年。1906年入青岛礼贤书院学习,先后就读于礼贤书院文科、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土木工程专业。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占领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解散。先生于1915年重回礼贤书院读文科,1916年毕业。毕业后,他来到济南,任 《山东日报》《山东商务日报》编辑。 1922年,任青岛胶澳商埠督办帮办秘书,参加中国从日本军方收回青岛的接收工作。同年9月,任财政局税务股股长,直至1926年6月离青赴工作。

  在青工作之余,王献唐先生参与发起组建“中德学社”。这是一个民间学术团体,主要研究和翻译中国、的哲学、科学、文学与美术等作品,以从事中、德文化学术交流为旨。组织者除先生外,还有礼贤书院院长人苏保志、礼贤书院毕业同学刘铨法、尹莘农等15人。先生亲自执笔《中德学社缘起》,并公开发表。在青期间,他还撰写了第一部专著——《公孙龙子悬解》,学术之。

  1923年,先生与友人在观海二自建了几间平房 (今观海二13号甲),在青期间一直居住于此,他的邻居有尹莘农、王统照等文化。

  1926至1929年,王献唐先生分别就职于京汉铁局文书科、南京中央等。每份工作在职时间短暂,并在、汉口、南京、上海等地飘泊。此期间虽辗转各地,却一直专心于治学研究。随丁淮汾先生习《毛诗》,始治金石学、音韵学等。著有《毛诗考》《两周金石文韵读补》《两周古音表》《宵幽古音考》等学术文章及专著。同时广收图书、碑帖;并看书、买书、校书、收藏古印。

  1929年,王献唐先生出任立图书馆馆长。到任后,即整理藏书添购新书修理扩建馆舍。1930年1月1日,省立图书馆以崭新面貌对外。时值战乱频发之时,山东丰富的古籍文物多有散佚,王献唐传承齐鲁文化竭尽全力。如:抢救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购买潍县陈介祺所藏砖瓦三千八百多件、将滕县出土汉画像运存馆中、日本人收购的潍县收藏家 “上陶室”主人高鸿裁旧藏秦砖汉瓦五百余件等。

  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藏书楼,与江苏常熟瞿氏 “铁琴铜剑楼”、浙江湖州陆氏“皕宋楼”、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楼”并称为清末四大藏书楼。20世纪20年代末期,“海源阁”被军阀占为据点,藏书被毁。1928年,寓居天津的杨氏后人拟将所余藏书转手,传日本人欲藏书。王献唐先生闻讯后,偕各部门等成立了“海源阁藏书清查委员会”,与杨家接洽,同时呈文教育厅,与杨氏后人商谈保藏全部书籍事宜。杨氏后人未将藏书卖与日本人,其中一部分抗战胜利后归于立图书馆。

  山东潍县人陈介祺,《清史稿》称其“所藏钟鼎、彝器、金石为近代之冠”。陈氏去世之后,所藏古物与拓片开始为其子孙散卖。在陈介祺所藏所有金石器物中,王献唐先生最为重视的是毛公鼎和“万印楼”的七千多方古印。当时议定,将盐商欠的36万元款项归图书馆购置图书文物用。王献唐先生计划用此款一是购回毛公鼎,二是“海源阁”善本书,三是购回万印楼的七千多方古印。合算下来,不但款项有余,还可建一座保藏的库房。但因未得到韩复榘支持,这些想法未能实现。虽然毛公鼎未能收入馆中,但先生还是购买了大量陈氏藏品。

  1931年,高鸿裁“上陶室”被其后人售于日本田,大田将古砖瓦装入七大箱,谎称玉器石料由青岛运出。王献唐先生闻听后连夜发函至青岛市、胶济铁管理局等相关机关,请依《古物保存法》拦截此批砖瓦。后这批古砖瓦在青岛海关被拦截下来。此次事件后,王献唐先生特在图书馆举办“秦汉砖瓦展览会”,并自编《砖瓦图书为什么要开展览会》一书发给,强调古砖瓦古物在学术方面的重要性。

  手纹乱

  1929-1937年间,立图书馆极大扩充了藏书与藏品,其主馆前,省立图书馆藏书为六万余册,八年之后,馆藏图书总量增至二十一万余册。所藏善本书达三万六千册,是其主馆前的五倍。金石书画文物多达一万七千余件。

  在此期间,他又努力筹集资金,为省立图书馆修建新的藏书楼——“奎虚书藏”。藏书楼正中为大阅览室,可容四百座位。前教育总长、藏书家傅增湘于1934年9月参观该馆,在日记中感叹道:“至图书馆,访馆长王献唐,观汉魏石刻、碑碣佛像殆百余品。又观汉画室,满壁琳琅,目不暇给,此齐鲁间珍物,他省不敢望也。 ”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网,启蒙历史网,川教版历史教学网,可圈可点高中历史网,阿木古尚历史网,古尚历史网,烟云往事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