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让我得以简洁而又系统地浏览和梳理了一遍中国历史,从商、周到元明清,甚至近现代。
虽有走马观花之嫌,但依然滋味十足,毕竟人于万花丛中过,不经意间地粘取了片片叶,享受了这一场盛宴。
阅读《中国大历史》,这是第一次框架性地看整篇中国史,心中有一股畅然之气,穿堂而过。作者凝练的语言,畅通的思维,信手拈来的史料,读书过程中,连连惊呼“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却被身边的男性朋友劝诫,外加一个“”的眼神“看黄仁宇不够呀!你应该看陈寅恪、吕思勉、钱穆......”
女性本就对历史知之甚少,更别提这种大局面了。对历史的掌握,均来自于一些宫廷剧,以大女主为中心的宫斗戏、爱情戏,尽数上演。
在未曾读到这样历史之前,凭借宣传的点滴,和各方信息的聚合,对于中国的历史、体制评价,总有个人狂热版的。
那些无处遁形却又无法辩驳的认知烙印,打在日常每一个生活景象里。中国文化究竟有着怎样的沧桑变化,其和合究竟体现在何处?
哪怕是一个国家跌跌撞撞,沉沉浮浮,,到如今的振兴,潜藏着一个英雄版的史诗故事。背后是无数个是有名和未名人氏的耕耘。
自己以为那寥寥几人为建立的帝制,却是地理自然所造就的文明产物,自己以为有人在谋夺全中国人的幸福,其实那是为自己的努力不够而找的借口。
继母十七岁
“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始见,古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读史也让人更加,去原谅和包容更多事物的发生,思考其置于当时的,者说起话来肯定是容易,但若全然置身于当时的场景,谁又能自己所做之事会比当事人更好呢?
好的学者、作者会提供一种开阔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去读懂你所拥有的生活,帮助个人从狭隘闭塞中走出来。让我们过于囿于情绪的心,公允地描述过往点滴。
历史本已过去,追溯过去,全然无意义,对于很多着重当下力量的人来说,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唯有知晓过去,才能更好地踩下如今的每一步。
历史告诉我们而客观地看待一切已经发生的事实,保持尽量客观科学的态度去评价一些人物和事件,是必须要去的事情。
何不做吸取教训,砥砺前行,不断尝试改正的实践者。毕竟我们谁都无法未卜先知,个人之于时代的意义,也不是说写下就写下的。
读史,还有一个明朗之地,就是看不同的人,从人身上,需要不同的东西,在他们的身上看清一个又一个之于人的塑造意义。
让读书的人,仿佛具备了一种般的视角,开阔的视野,是一种祝福,同时也是一种,用好了,就是观摩人类,用坏了就虚涨了狂妄。
必要时,可以列个时间轴挂墙上。读史入门可以先从中国史开始入手,一边写时间,划分到朝代,另一边写大事件,重要转折点。
如果对中国史比较了解了,也可以把中外史一起对照来看,一面放世界大事,另一边写同时代的中国史大事,在读书过程中不断补充。
至于很多人会提到以《明朝那些事儿》、《中华上下五千年》为代表的这一类书。我主张采取“慎读”态度。
这类书在叙述中更重视故事性,但是水平差距极大,有的甚至都没好好还原事情经过,花大量的时间读“民普”性质的历史,容易划入“吃美味,吃素食,却不吃营养大餐”的误区。
时间轴做出来了,你的知识框架就建立起来了。主观的架构已搭建,为了调动自己的研究兴趣,可以适当加入感性知识,丰富视野,保持下一个阶段的战斗力。
比如,我看完之后,对明朝中后期非常感兴趣,就找了《万历十五年》等,然后豆瓣、知乎上去找优秀博主推荐的书单。
面对专史时永远必须以原始材料为第一凭据,以当事人写的当时史为最佳,后人转述概括的二手材料,除非,否则应划入第一阶段通史画框架的部分。
年表可以用来确立时间轴上的点,历史地图集可以帮助确立空间中的。如此读史,非但容易记忆,而且趣味盎然。
读史一定要做笔记。把史实以时间表的形式列出,把作者的解释一一概括分条,以各种历史来理解其正确与否。这个过程很像在读推理小说,具有强烈的愉快。
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去读读历史,少看看那些狗血历史剧。从古到今,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都爱读历史。
唐太李世民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今天越复杂,越应该回头看看历史。”英国哲学家培根更是直言:“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可以是人生登顶的阶梯,也可以是智慧大门的钥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