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研究中国史,不仅要,还要看世界,要有世界的眼光和背景。同样,我们研究世界历史,也要有一个大格局,要把中国纳入进来进行比较研究。
—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高毅
“世界历史文库”不仅收录了大国史、全球史和断代史,而且涵盖了在地缘上较热的地区史如《中东史》等,包括了逐渐兴起的海洋史研究作品如《地中海史》等,也补足了在国内稀缺品种中小国别史如《奥地利史》等
。—东方出版中心总经理李智平
“世界历史文库”在学术上具有“立法”的意义。世界史中很多的历史事件和专有名词,通过这样的丛书第一次把译名确定下来。
—大学教授刘北成
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诚然,小到个人生活,大到国家发展,只有首先了解和研究历史,才能掌握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大道”。尤其是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随着中外沟通和交流愈加频繁,除了关注本国历史外,人们对世界和各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也越来越感兴趣。关注世界历史,已经成为了人们心态、开阔视野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是,与这种需求相对应的是,至今我国还没有出版过一套相对完备的世界国别史以及地区史丛书。为此,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组织旗下的商务印书馆、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和东方出版中心三家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了“世界历史文库”系列丛书,目的就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为中国人打开观察世界的一扇窗户。
1月23日,“世界历史文库”丛书出版座谈会举行,丛书出版方与世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不仅讲述了这套丛书组织出版的历程和意义,也为未界史著作的翻译、出版提供了。
5年,76种,90册
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大型汉译出版工程“世界历史文库”系列丛书,在2009年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历时5年,到2013年全部完成,共出版了76种90册图书,是国内目前最新、最全的大型世界历史译丛。
其实,自以来,我国也陆续推出过一些国别史和地区史书籍,但既无规划,也比较分散,而且主要集中在英、法、美、俄、日、德等大国,界逐渐多极化、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关注世界、各地方文明的发展、现实和未来,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兴趣所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经过5年的调研和组织,基本上完成了世界历史文库这一宏大的翻译出版工程。”东方出版中心总经理李智平说。
据李智平介绍,为丛书质量,该丛书编辑委员会特意邀请多位国内世界史学界著名的学者专家,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于沛、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陈恒、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院长王晓德、大学教授刘北成等担任学术顾问,以更好地遴选著作。
在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后,丛书编选者和学术顾问确定了“世界历史文库”选择著作的原则。由于在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著作中只能选择一种,因此,他们要求所选著作应该是在学界已经获得广泛好评的上乘之作,而且最好是最新。同时,图书作者应该是著名的史学专家,原出版者也应是集学术性、权威性于一身的世界顶尖出版机构,如剑桥大学出版社、大学出版社、麦克米兰出版社和企鹅出版社等。
突破“常规动作”
与国内其他同类图书相比,“世界历史文库”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突破了历史学丛书编选的“常规动作”。
“这套丛书不仅收录了一向广受瞩目的大国史、全球史和断代史,如《美国史》《史》《日本史》《法国史》《史》《全球史》和《20世纪世界史》等,而且注重拓展和创新,引领对历史新角度、空白点的挖掘。”李智平说道,“比如,它既涵盖了一些在地缘上较热的地区史,如《中东史》和《东欧史》,也包括了目前在国际史学界逐渐兴起的海洋史研究作品,如《地中海史》《黑海史》《大西洋(600558,股吧)史》《太平洋(601099,股吧)史》《波罗的海史》等。”
“更重要的是,这套世界历史文库丛书补足了在国内属于稀缺品种的若干中小国别史,如《奥地利史》《南斯拉夫史》《伊朗史》《希腊史》《墨西哥史》《史》《尼日利亚史》等。”李智平强调说,“这些都是填补国内空白的史学译作,具有开拓性的价值。”
作为该丛书的学术顾问,刘北成一直参与丛书的选书等过程。在他看来,“世界历史文库”这样的大型译丛在学术上具有“立法”的意义。“就是说,世界史中有很多的历史事件和专有名词,此前没有译名或者译名比较分散,我们通过这样的丛书第一次把这些译名确定下来,起到了定名的作用。这个意义非常重大。”
由于原著使用了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等不同语种,如何翻译质量也是该丛书编辑委员会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对此,于沛、陈恒、王晓德和刘北成等学术顾问为丛书推荐了一批史学专家和具有较高史学的翻译家来担任翻译工作,丛书的学术性、权威性、完备性和可读性。
介绍真正多元、多彩的世界
“我们现在研究中国史,不仅要,还要看世界,要有世界的眼光和背景。同样,我们研究世界历史,也要有一个大格局,要把中国纳入进来进行比较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国别史似乎是越来越不合时宜了。但尽管如此,对当下的中国来说,国别史的研究和出版还是很重要的。”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高毅说道,“因为,当前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还比较薄弱,无论在材料上,还是在知识结构和理论方法上,都还处于学习、借鉴和摸索的过程当中。所以,优秀国别史著作的引进、翻译和介绍还是相当重要和必要的。”
除了学术研究上的意义外,高毅认为,介绍和出版优秀的国别史著作对中国当前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现在与世界上家的人打交道,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我们要想跟他们更好地交流,就要学习和了解他们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心态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别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国别史能够让我们很深入、细致地从微观层面去把握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心理结构等。”
所以,在高毅看来,世界史著作的引进不能只盯着史,而是必须有文化取向和社会关照,需要有更多细节的介绍。世界历史文库这套丛书也有非常符合当前世界历史研究潮流的内容,比如全球史、海洋史、地区史和大洲史等,这些内容能够使世界历史研究者的眼光变得更开阔,这也常重要的。”
“中国需要面向世界、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当前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积累是远远不能与中国的发展现状相匹配的,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翻译相关的书籍,提升我们的世界眼光,这套丛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此。”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说。但他同时认为,目前整个中国学术界,尤其是翻译方面的一个普遍问题,恰恰也出现在这个地方。
“现在,我们基本上还是以英语著作的翻译为主,再加上法语、德语等有限几种语言。如果我们翻译的都是人,特别是英美作者的作品,那么我们通过他们的视角去认识的世界是会有问题的,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已经被曲解过的。”钱乘旦说,“当然,要找到本土史学家写作的优秀本国史,确实有很度,包括语言问题、对该国文化了解不足的问题等,所以很可能会出现找不着这样的书,或者即使找着了也没有办法翻译的情况。”
但在钱乘旦看来,正因为存在困难,才更应该努力去做。“现在,世界历史文库已经翻译出版了76种书籍,这常了不起的成就。但我想,我们要向更难的高度去努力。我希望,以后出版的世界历史著作,是能够提供更加多元、更贴近各民族国家本身的书籍,能够向中国读者介绍一个真正多元、多彩的世界。”
《中国科学报》 (2015-02-06 第10版 读书)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