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上的今日 > 正文

历史上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

类别:历史上的今日 日期:2021-2-23 0:11:30 人气: 来源:

  该是:220年-280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承曹操的爵位,同年,曹丕废汉献帝,登基称帝,建国号魏。史称曹魏。

  由此看来,220年曹丕称帝后,三国的历史正式拉开帷幕,至229年孙权称帝,三国正式成立。至280年,西晋灭东吴完成统一,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而在曹丕称帝之前,曹操已不在,所以说,曹操属于东汉末年的人,并非三国时期的人。

  说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是因为他缔造了整个魏国,他是魏国的缔造者,是魏的奠基人,魏武帝。曹操后期被汉王朝封了魏公,封了魏王,也就为曹丕的代汉自立打下了基础;曹操时,执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统一了中国北方,也就是为曹丕打下了军事基础。

  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

  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他临死前留下《遗令》。

  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于邺城(今临漳县)西郊的高陵。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庙号太祖。

  推荐于2019-08-30·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知道答主回答量:5采纳率:0%帮助的人:6018关注展开全部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a686964616fe78988e69d3,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下,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生活,气魄雄伟,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黄淮流域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社会经济遭到空前的,百姓遭屠,土地荒芜,幸存者离乡背井,他方。可谓“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面对这种悲象,曹操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稳定局面。从曹操在、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如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曹操开始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的情况。由于祸在中央,曹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以后,才得全面推行豪强的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

  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曹所败。曹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曹“化乱为治”,并非无据。

  汉献帝被西凉军争夺,各州郡牧守都在拥兵自强,断绝纳贡。整个中国的局面是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汉献帝小朝廷,远远没有控制局势的能力,在这危难之际,曹操挟持穷途末的,迁都许昌,以武力削平北方群雄,力图进而统一中国,起到了稳定东汉朝政局面的作用。

  曹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能行。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为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豪强,加强。

  曹操的思想受影响,其根基属于思想范畴,尚礼让,并试图以、、礼让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礼为首”。另一方面,曹操重法尚术,峻法,史载甚明,这构成曹操思想的另一重要侧面。此即“拨乱刑为先”。

  所以,曹操的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处于之中的曹操既强调刑法,也没有忘记礼教之用。他始终尚礼重法,两手俱用,并在礼法并举、两手俱用中表现出了特有的谲诈之能。

  曹操精于兵法,在统一北方起到了积极作用,黄巾起义之后,东汉解体,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民、抢劫财物,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

  从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历时17年,是曹魏的立国之战,并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在用兵方面,史称他“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

  在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斗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战术,谲敌致胜,转弱为强。李靖的《李卫公问对》、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等著作都赞誉曹操的行军用兵。

  在带兵方面,他治军严整,严明,一次在行军途中,曹操传令不得使战马麦地,如有,一律斩首。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麦苗。可曹操的战马因受惊吓踏了麦田。他即拔剑割下自己一撮头发,以示处罚,足见执法认真。《通典·兵典》中收录的《魏令》、《魏武船战令》、《魏武步战令》等,也反映了他严明的军令。

  在御将方面,曹操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曹操能够根据将领特点,用其所长。

  例如,许褚、典韦壮武有力,忠诚奉法,曹操就让他们战则为军锋,息则统亲兵;臧霸有恩信于,曹操将青、徐二州托付于他,从而得以专心对付袁绍,不必以东方为念;降将文聘本是刘表帐下大将,在江汉一带颇有威恩,曹操任其为江夏太守,委以边事,使御孙权。

  汉魏之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出现大。这一时期,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

  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祇等人的,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以国家投资的方式再生产,工作效率高于普通的自耕农。

  因此短时间内就使地方“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

  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成为曹操集团的雄厚经济基础。

  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

  曹操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仁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

  开源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提倡廉洁。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

  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即使是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破旧衣服取悦曹操的咄咄怪事。建安十四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来纠正这一奇怪的不正之风。

  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俭朴的风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曹操喜爱坟典和六艺之学。在统一北方的混战中,就注意对图书的和收求。建安五年(200年)他击败袁绍后,“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

  任魏公后,设置了掌管典籍的,广收在战乱中散佚的东汉和民间藏书,“采辍遗亡”,藏在中外三阁和秘书省。还请蔡邕之女蔡文姬讲其藏书之事,蔡文姬“缮书送之,文无遗误”。由于他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了魏国的国家藏书。

  曹操收编太平道、抚接五斗米道,集中控制方士,乃至挟天子,目的皆在暗争。曹操一生所经营之在吾的魏氏圣化大业,随曹丕黄初元年受禅而得实现。从曹操兴起以至汉魏禅代,其间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与原始牵涉至深。

  匈奴: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七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来朝贺,被在邺城,曹操借机将南匈奴分为五部,选汉人为司马加以监督。

  乌桓:东汉末年,乌桓(又称“乌丸”)占据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各自称王,常北方四州、“杀略吏民”。乌桓蹋顿总摄三王部,跟袁绍要好,曾帮袁攻灭了公孙瓒。官渡之战后,袁绍退回冀州不久就病死,而他的儿子袁尚、袁熙又投奔了乌桓。

  曹操北征乌桓蹋顿,出自战略的需要,即要彻底消灭袁氏并统一三郡。白狼山之战,曹军大胜,并把乌桓俘虏去10余万户的汉人和幽、并二州的乌桓万余“落”(乌桓户口的基层单位)迁入内地。促进乌桓人同汉族逐渐融合,这对巩固北方社会秩序、使人民生产与生活安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陈寿《三国志》:“汉末,,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59]

  王沈《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陆机:接皇汉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伫重渊以育鳞,抚庆云而遐飞。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摧群雄而电击,举勍敌其如遗。指八极以远略,必翦焉而后绥。釐三才之缺典,启天地之禁闱。举修网之绝纪,纽大音之解徽。扫云物以贞观,要万途而来归。丕以宏覆,援日月而齐辉。济元功于九有,固举世之所推。

  王勃:魏武用兵,仿佛孙吴。临敌制奇,鲜有丧败,故能东禽狡布,北走强袁,破黄巾于寿张,斩眭固于射犬。援戈北指,蹋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信超然之雄杰矣。

  魏元忠:魏武之纲神冠绝,犹依法孙、吴,假有项籍之气,袁绍之基,而皆泯智任情,终以破灭,何况复出其下哉!

  朱敬则:①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昔魏太祖兵锋无敌,神机独行,大战五十六,九州静七八,百姓与能,天下慕德,犹且翼戴弱主,尊汉室。

  赵蕤: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北破袁绍,南虏刘琮,东举公孙康,西夷张鲁,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志绩未究,中世而殒。

  张说: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

  张鼎:君不见汉家失统三灵变,魏武争雄六龙战。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隐隐都城紫陌开,迢迢分野黄星见。流年不驻漳河水,明月俄终邺国宴。文章犹入管弦新,帷座空销狐兔尘。可惜望陵歌舞处,松风四面暮愁人。

  司马光: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

  何去非:曹公逡巡独以其智起而应之,奋盈万之旅,北摧袁绍而定燕、冀;合三县之众,东擒吕布而收济衮;蹙袁术于淮左,彷徨无归,遂以奔死。而曹公智画之出,常若有余,而不少困。彼之所谓势与勇者,一旦溃败,皆不胜支。然后天下始服曹公之为无敌,而以袁、吕为不足恃也。

  至于彼之任势与力,及夫各挟智勇之不全者,亦皆知曹公之独以智强而未易敌也,故常内惮而共蹙之。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

  苏洵: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

  洪皓:长笑袁本初,妄意清君侧。垂头返官渡,奇祸怜幕客。曹公走熙尚,气欲陵韩白。欺取计已成,军容漫辉赫。跨漳筑大城,劳民屈群策,北虽破乌丸,南亦困赤壁。八荒思并吞,二国尽勍敌。四陵寄遗恨,讲武存陈迹。雉堞逐尘飞,浊流深莫测。回首铜雀台,鼓吹喧黾蝈。

  钟惺: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

  张溥:孟德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兼草书亚崔张,音乐比桓蔡,围棋埒王郭,复好养性,解方药,周公所谓多材多艺,孟德诚有之。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

  《三国志通俗演义》:雄哉魏太祖,天下扫狼烟。动静皆存智,高低善用贤。长驱百万众,亲注《十三篇》。豪杰同时起,谁人敢赠鞭?

  黄摩西:魏武雄才大略,草创英雄中,亦当占上座;虽好用权谋,然从古英雄,岂有全不用权谋而成事者?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但无论如何,总常他。

  :曹操是了不起的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了东汉的许多恶政,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钱穆:曹操兼能、军事和文学,又能用人,是魏国创业者。然而,他却是一大奸雄,故为历史人物,此下中国历史六百年中衰,曹操不能辞其咎。

  黄仁宇:《三国志》里的曹操,不见得比他同时人物如刘备、孙权更为谲诈。而且他有敢说敢做、豪迈磊落、放浪不羁的浪漫色彩。曹操能够出类拔萃,是由于他的不拘小节、眼光远大。然则他虽看清传统不能解决当日毛病,但他也不知放弃传统亦不见得能当日毛病。

  《剑桥中国秦汉史》:给予汉王朝的致命一击却留给了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的曹操。曹操出身微贱,是大诗人、大战略家,也是现实主义的思想家;他反对的礼仪和。

  推荐于2019-08-23·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知道答主回答量:0采纳率:0%帮助的人:0关注展开全部

  严格来说曹操并非三国时期的人,属于东汉末年的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33e58685e5aeb,绝大多数人普遍认为三国时期应该是:220年-280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承曹操的爵位,同年,曹丕废汉献帝,登基称帝,建国号魏。史称曹魏。

  由此看来,220年曹丕称帝后,三国的历史正式拉开帷幕,至229年孙权称帝,三国正式成立。至280年,西晋灭东吴完成统一,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而在曹丕称帝之前,曹操已不在,所以说,曹操属于东汉末年的人,并非三国时期的人。

  说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是因为他缔造了整个魏国,他是魏国的缔造者,是魏的奠基人,魏武帝。曹操后期被汉王朝封了魏公,封了魏王,也就为曹丕的代汉自立打下了基础;曹操时,执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统一了中国北方,也就是为曹丕打下了军事基础。

  三国时期也就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中间的时期,呢时是上东汉时期下西晋时期,于是被分为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鼎立,时间是在220年到280年左右。

  而在东汉末年时期。中评元年时期到建安25年左右,当时东汉马上要的时期,一直到曹丕自立成国,三国鼎立的局面到此结束,这个时间是在184年到220年之间。

  曹操是沛国谯县人也就是现今的安徽毫州。在东汉末年非常非常杰出,他及多种名利于一身,是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是在三国志中曹魏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他生于155年在220年时去世。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下,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生活,气魄雄伟,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文章的祖师”。

  推荐于2019-11-14·TA获得超过4.1万个赞知道答主回答量:7采纳率:0%帮助的人:4296关注展开全部

  三国时期指的是zhi东汉至西晋(220年-280年)的dao一段历史时版期,而曹操是东汉权末年的人。

  三国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曹操是三国中曹魏的奠基人。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155年(永寿元年)曹操出生于沛国谯县,其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庙号太祖。

  曹操不仅拥有卓越的军事能力,还是一个文学家,其代表作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龟虽寿》、《短歌行》等。

  推荐于2019-10-21·醉心答题,欢迎关注知道小有建树答主回答量:315采纳率:45%帮助的人:5.5万关注展开全部

  不是,是东来汉末年的人。源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bai),字孟德du,小字阿瞒zhi,沛国谯人(现安dao徽亳州市),汉族,东汉末年著名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曹魏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曹操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房峰辉 四中全会

  

关键词:历史上的曹操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网,启蒙历史网,川教版历史教学网,可圈可点高中历史网,阿木古尚历史网,古尚历史网,烟云往事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