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天的评选,4月10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从26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新疆吉木乃洞遗址、山东章丘焦家遗址、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等10个项目入选。“这些项目具有独特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并且在推进考古学学科发展过程中提供了新材料、新信息和新的研究。”终评评委、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表示。
“入选项目年代跨度大,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末均有项目入选;从遗址类型看,种类丰富,除了传统的墓葬、居址遗址,还有帝陵、祭祀遗址等。”对于本年度的十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如此评价。
新疆吉木乃洞遗址是本次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年代最早的项目。它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完整保存了从旧石器时代到3500年前古人类生活、居住的遗存,对于了解新疆地区4万多年以来古人类演化发展过程,确立区域文化发展的编年框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即今年考古界的“网红”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是本次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年代最晚的项目。该遗址是在终评会结束后,由“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改名为“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除金币、银锭外,遗址还发现了铁刀、铁剑等兵器,说明这里曾经是激烈的战场,因此专家一致认为,称“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更准确。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共出水各类文物3万余件,对研究明代的制度、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乃至明末清初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是近5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比较少见的帝陵遗址。该遗址汇报人王咸秋介绍,东汉王朝共有12座帝陵,其中11座均位于河南洛阳境内。目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经对7座帝陵进行了考古勘探工作,为今后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以及进一步探讨各陵陵主归属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此外,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为遗址,山东章丘焦家遗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皆为城址,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为聚落遗址。“这些考古新发现,从侧面勾勒出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发展,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的简史。”李伯谦认为。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本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如此。入围项目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于2016年1月在施工中发现,随之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遗址发现房址、道等各类遗迹450余处,出土以元代中晚期龙泉窑青瓷为主的各类遗物150余吨,其中出土的瓷器器形纹样与20世纪70年代韩国新安沉船出水的瓷器高度一致,了太仓是元明时期海上丝绸之重要港口之一。在汇报人表示该遗址处于建设区,目前红线还未划出,状况堪忧后,就有追问下一步相关文物部门如何对遗址进行。这也成为入选项目非常重视的内容,比如新疆吉木乃洞遗址发掘领队于建军表示,吉木乃县委、县已将遗址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划定了遗址范围,完成了遗址土地置换,还聘请多名文物员负责遗址的安全。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汇报人樊温泉表示,遗址采取边发掘边、边展示边研究的原则,为建设河南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奠定基础。
科技手段的运用也是本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的亮点之一,10项入选项目和16项入围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借助科技手段进行考古发掘。比如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依托RTK、无人机航拍等高科技手段,搭建了考古工地数字化管理平台。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将陆地调查与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相结合,通过走访调查与水面高精度磁法等物探手段确定发掘区域,还通过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方式复原遗址地貌以及遗物的保存状态,使得考古工作科学、高效进行。
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评出的“六大考古新发现”相比,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更侧重于参与。从入选项目来看,让“藏在深闺”的专业考古大众,越来越成为考古界普及的。
比如从开始发掘就备受关注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在考古发掘的同时开展了考古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并且发掘全程都有志愿者参与,扩大了考古对的影响。“不同身份的志愿者在参与过程中,了解到考古是一项科学的、严肃的田野工作,同时,志愿者都是年轻人,他们可以把新动向、新收获及时传递给同龄人。”终评评委、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表示,这也让考古工作者进一步明确,考古不仅要做好本分,高质量、高要求地做好田野考古发掘,也要在和志愿者的磨合中,把公共考古真正落到实处。
而这离不开考古专家、考古文博机构和大众的共同努力,比如4月11日,在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出后一天,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活动启动,首站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入选项目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和入围项目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的相关负责人与分享了考古与发掘现场的故事,更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副教授曹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徐义华等专家学者的点评和讨论,受到现场的热烈欢迎。
星期六左眼跳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