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考古发现 > 正文

考古笔记安放今人乡愁

类别:考古发现 日期:2018-9-16 7:03:48 人气: 来源:

  考古人是怎样工作的、现场抢救的出土文物是如何的、怎样看待古代平民墓冢的历史价值……日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郑嘉励带着新书《考古的另一面》在杭州市悦览树24小时书房进行了读者分享会,这是我省首本以杂文科普方式写作的考古笔记,为读者全面且通俗地呈现了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日常生活状态,通过大量文物发掘背后的现场故事抽丝剥茧溯源古代浙江百姓的风土人情及文明传承。

  “全书76篇,与考古报告和论文不同,这本书以田野考古的方式做史学研究。”郑嘉励这样介绍写作初衷。他从事我省考古科研20多年,常年在外田野考古,主要以浙江地区宋元考古、瓷窑址考古与研究为主。新书题材以我省古代寻常风物人事为主,题材分五类:“观物”篇,以古物为由头,科普方式抒情遣怀;“石语”篇,围绕浙江古代摩崖碑刻的写作,以出土宋元墓志为主;“冢书”篇,以文艺笔调写作浙墓的调查与研究;“行”篇,是考古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谈薮”篇,以杂谈调侃为主,是严谨考古事业背后的轻松小调。

  “除了科学、艺术、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考古工作有情感价值。”郑嘉励说。与以往的不同,他更像一位语文老师,敦促读者跟着他现场翻书阅读。第一篇,就是14页的《文峰塔》。在大多数人的乡村记忆里,村头山岗、水口处,常有一座塔,多取名为“文峰塔”,意喻祈福村庄人才辈出。郑嘉励说,这种塔多为明清遗物,由乡绅、民间参与完工,作为一村的最高建筑,亦是一村乡人的返乡地理标识。在温州地方志中,他曾查阅到这样一则史志:建国初期,一位乡人少小离家,故乡在他的记忆中,就是一座渐行渐远、影影绰绰的古塔,四十年后,当他踏上返乡,沿途皆非,唯有见到记忆中历经风霜的古塔,方知回家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古塔,是与现代人的故乡记忆联系在一起的。”

  风物见乡情。全书中,大量篇幅是作者在抢救发掘中所观察到的古代百姓寻常风物,比如一个墓,一个戏台,一间厕所,一块碑,郑嘉励说,文物只有讲述与今人有联系的生活,大家才会发自内心我们的文物。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轰轰烈烈,不少民间祖坟了然无踪,在郑嘉励看来,这都是在无形中切断我们的乡愁记忆。一段亲身经历在书中得以呈现,5年前,有公从家族的祖公坟穿过,按照政策,“无主坟”将被一律铲平,常年各自忙碌小家庭的村庄为此团结起来,集体合作迁坟,并在竣工仪式上放起了欢快的爆竹,郑嘉励说,“只有这时候,我们的村庄,那么多的陌生人,看着才像一家人。”

  于一物中溯源文明,是笔者对新书及最大的感受。作为浙墓研究的学者,郑嘉励将文物之外的更多思考留给了中华传统文明的传承上,比如浙江大家吕祖谦墓,他将更多笔墨放在历代官员对其坟墓的上,介绍我国文物传统由来已久;比如海盐荡山方圆五亩的义冢群,是当地知县专为安葬自海上漂来的无名氏所造,说明古风慈善是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比如先秦两汉墓葬随葬品中吃喝拉撒、引导亡魂入地的,一应俱全,而南宋理学家墓葬空空如也,只有几件生前习用的文房用品、随身衣物,表明南宋人的观更趋,文明程度相对较高……通篇以小见大,引人入胜。

  对于考古工作者而言,工作并非全然枯燥。中,他总共阅读了4篇文章,最后一篇《括苍古道》则是介绍这项事业亦有闲情逸致的时候。古道位于原丽水县与缙云县之间,清代诗人袁枚曾在这里留下“一走来一诗”的美誉,因考古需要,郑嘉励多次往返其间,于沿途风景中出李叔同先生《送别》中的词境,他认为这种词境的萌发需要古道中的亭、客栈、驿站、关隘等具体物象所生发而来,如此情境,在今人追求快速的水泥上已难寻。全书中,最为广泛的一篇文章是《考古人的独白》,被不少业内学者点赞为浙江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代言之作”,文章首发于本报2014年6月27日20版“人文世界钱塘江”头条,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读。俏师母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关键词:考古笔记小说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网,启蒙历史网,川教版历史教学网,可圈可点高中历史网,阿木古尚历史网,古尚历史网,烟云往事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