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历史 > 正文

历史《中人》杂志女子从军前后

类别:军事历史 日期:2020-3-1 10:38:53 人气: 来源: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国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因校址始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又通称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在我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这里,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为了共同的理想聚集在一起,在以“创建军,中国危亡”为旨的军校中学习、受训。黄埔军校师生在平定商团、两次东征以及北伐等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奋战,立下了赫赫战功。黄埔军校所培养的军事人才有不少成为国共两党的精英和名将,被誉为“中国将帅的摇篮”。

  我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妇女运动,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蓬勃发展。在妇女运动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人根据形式的发展及妇女运动实际发展状况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较有成效的策略并付诸实践,为推动妇女解放和国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潮中,黄埔军校内也出现了女子从军和男女同军校的。1924年黄埔军校创立后,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黄埔军校师生,冲破封建思想的,率先提出了女子从军和“男女同学”的,这无疑对封建伦理纲常产生了巨大冲击。

  1925年2月,在黄埔军校部主任的领导下,以军校教职员和学生中的员为核心,成立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后不久,为组织青年军人运动,即创办了《中人》刊物。该刊实际领导人是,主笔有王一飞、蒋先云、周逸群等人。同年,《中人》杂志在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15周年之际,特撰文以志纪念。

  作者洪筠在《军人与妇女》一文中,首先论述了封建下我国广大妇女的悲惨境地,并指出:在旧时代,妇女们成了男子们的战利品和工余时的消遣品。文章同时呼吁:界妇女运动兴起的现代社会,中国妇女也要起来争回自己应得的。文章更高度赞扬巾帼英雄的从戎伟绩,号召“中国妇女在男子们已冲锋陷阵肉搏于血泊中之关头”,不要再,也不要仅限于“摇旗呐喊作壁上观”,要武装起来,帝国主义和军阀。要明白,归于最大努力者。要想获得女权,必须荷枪实弹去争取,绝非靠一些宣传和就可以了事;“吾亲爱之姊妹诸姑,其速武装完成国民,以追取应得之平等,以洗女界之旧污,发扬女权,以追求人类最高之幸福”。

  俞灏明烧伤后复出

  《中人》里的这篇文章,在当时的中国妇女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全国许多有志女青年受到,纷纷致信黄埔军校,表示对文章观点的赞同和,有些女青年甚至千里迢迢直接来到广州黄埔军校,或直接到军校要求报考,或提出陈情要求军校修改条例招收女生。这其中,以“金慧淑女士两次报考军校的事迹”最为有名。

  据记载,金慧淑是广西灵川人,女子法政大学毕业,在“男女平等”的思想下来到广州,找有关部门陈情,并于1925年6月9日直接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和校长蒋介石,提出了黄埔军校为何不招女兵的问题,同时要求黄埔军校招收女生,表示她志愿成为一名“的女军人”。她在陈情信中写道:“木兰从军,千秋共赏;罗兰死节,今古同称。岂以中国二万万之女子,概不能从事工作耶?”信发出后,未得答复,她又亲自找到何香凝,请求帮助她参加军校。此后,金慧淑又亲自前往黄埔军校陈情,但校长蒋介石避而不见,她又去部特别区党部请求,表达了她“受女界员推举来粤访问”的深刻感受。她认为,在大潮风起云涌的下,黄埔军校“则谓男女不能同学,似于理有不通,下次招生望本男女平权之旨义,予以招收壮年女生”。还提出,而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女子已开世界先例,走进军队。我国4亿人口,女子居半,男子从事,女子却袖手旁观,“救国救民的责任不均”,中国两亿女子不能取得“从”,就不能说实现“男女平等”。

  金慧淑女士后不得回复,于是她由黄埔岛回到广州市区住下,积极奔走,曾经找苏联顾问尼罗夫的夫人求援,不久又一封给黄埔军校部,表达了她参加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她在信中诚恳地写道:“若贵校不能收为正式学生,情愿为旁听生,伙食、服装愿自备,多一人恐不碍事耳,一腔热血希鉴原。”从字里行间中,可见这位女士从军心切的满腔热忱。金慧淑以后,陆续又有潘慧勤等女青年前往黄埔军校,要求入校成为“女同志军”的一员,虽然愿望未能实现,但潘慧勤毅然留在广州,积极参加妇女解放事业的工作,后与黄埔一期毕业生李之龙结婚。

  金慧淑等女性志愿加入黄埔军校的陈情得到了黄埔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支持,青年军人联合会在军校壁报上发表了允许女性参军的提议,“星期特刊发行征集女同志军专号以为鼓吹”。对此,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在这之后,双方以“女子是否可以加入军队”为题展开了辩论。

  不久,这场辩论从黄埔军校扩大到了广州文化界等多个领域,人士纷纷站出来阐述对女性是否应该从军问题的看法。当时,广州虽为国民的中心,但保守思想仍然非常强大,一些守旧虽然不敢公然反对“男女平等”“男女同权”的口号,却提出此举有悖“传统”,“男女同军校”会伤风化、乱军营。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说:君不闻“战士军前半,美人帐下犹歌舞”?破了“男女之防”,“百祸丛生,是之首”。

  1925年7月13日,广州《日报》刊载一篇署名“”的文章,就大肆“女同志军”,还煞有介事地大声疾呼“这是万万不可能的”,“咳!这是多么的,愿提倡女同志军者三思之”。

  对此,以《中人》杂志为首的进步言论对贬斥“女同志军”的言论展开辩论和。如员李之龙所撰写的一篇《陆军军官学校招收女生问题》文章,用充分的理由,论证了招收女生的可行性,对当时保守思想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在军内外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文章写道:“用男性或女性的言辞来反对军校招收女生,是为我们所不齿的。若是在女子体格上说,或是在管理不便上说,那就很值得我们来讨论。”

  在辩论中,黄埔军校收到了各种各样的意见。黄埔军校部对于妇女要求参加军的言行表示同情和支持,并进行大力宣传。通过这场辩论,不少原来持反对意见的人改变了观点。据说军校党代表廖仲恺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特点,不赞成招收女兵。但通过听取辩论中双方意见后表示,只要女生的身体足够强壮,能够吃得消锻炼,并符合条件,也可考虑同意女生入校。虽然如此,当时对于“女子从军”阻力毕竟还是很强大,加上受各种条件的制约,黄埔军校并没有把招收女生立即变为现实。不过,由《中人》杂志的女子从军思想,却开始冲破封建意识的,迅速植根于,最终成为了大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26年至1927年间,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展,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中国人的直接领导下,公开向全国招收女生,200多名女战士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关键词:军事历史杂志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网,启蒙历史网,川教版历史教学网,可圈可点高中历史网,阿木古尚历史网,古尚历史网,烟云往事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