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钩在战国时期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革带上的勾挂器物,既有实用性,也有极强的装饰意义,尤其是铜制带钩出土量很大,玉质带钩由于材料较为珍贵,来源较少,故数量远远不及铜带钩,但制作工艺仍属上乘,今天先生就接着和您聊历代玉器的那些事儿,让我们共同器之美、玉之魂。
在考古挖掘中,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均有玉带钩的出土,至于那些包金嵌玉的高档带钩,其材料昂贵、工艺复杂,它们不但采用了金、银、玉、铜等不同的材料,而且还将错金、镶嵌、碾磨等极其复杂的工艺,巧妙的制成艺术杰作,堪称玉器工艺之楷模。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带钩,多为长条形和琵琶形,一般钩首高昂,有龙、鸟、兽头等,钩面光素无纹或用阴线勾刻,浅浮雕的技法比较少见,钩钮有方圆两种,多设在近尾部一端,而且此时带钩无论大小,均琢磨的洁净光滑、棱角分明利落、光泽度极强,尤其是战国晚期带钩的质量、数量更加突飞猛进。
战国玉人出土较少,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新兴贵族阶层更加注重贵族生活,在艺术上也尽力向形真神似的方向发展,此时玉器中的人像,已不再是那种带着神秘色彩的神灵,他们大多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或站或立、或动或静,均刻画的生动活泼,此时的艺术创造也逐渐接近了人的本来面貌。较成功的作品要数风姿卓越的舞人形象了,究其原因,一是各诸侯国的宴饮活动无不以乐舞作陪,舞女们那轻盈的舞姿令人陶醉,二是战国时期盛行佩玉,玉舞多被琢制成扁体状,上下有穿可以随身佩戴,所以这一造型便成了人们喜爱的装饰了。战国玉舞人很难觅到,目前考古发现最早、最精美的玉舞人是洛阳金胜村战国墓出土的组佩上的一件饰品,其造型为对称的两个舞女,甩袖作对舞状,姿态美妙、雕刻精致,是战国玉人造型的一件珍品。
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让大家对战国玉带钩和玉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明天我们将继续分享有关战国生活用玉器的话题。先生立身于江湖,而非庙堂之上,煮酒、烹茶、论玉,咱们聊的是情怀,悟的是正道,玉器清赏,如是我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