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

【名校试题】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类别:中国历史 日期:2018-5-22 2:48:38 人气: 来源:

  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的高度评价( )

  5.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衰落的。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 )

  11.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百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2)图二人物为加强中央,在和行(中央、地方)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得北宋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4)1684年,图四人物在位期间设立了哪一机构管理?为稳定局势,他册封了什么称号给的一位教首领?

  材料一: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在手工业方面,陶瓷器的生产水平很高;在商业方面,水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大都市。

  材料二:宋代经济极为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了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制瓷业、造船业尤为突出。泉州、广州等地有发达的造船业,同时这些地方也是闻名世界的的大商港。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专门机构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随着货币流通的扩大,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产生了。

  材料四: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的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1)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请试举两例。唐朝的“陶瓷器的生产水平很高”,请说出它们中的一个代表。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唐朝的一个“繁华大都市”。

  (2)“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其中,哪一地区制瓷业发展成为后来的瓷都?“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专门机构加以管理”“专门机构”指的是什么?“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指的是什么?最早诞生在哪一地区?

  (3)阅读材料三,从1661年到1766年,清前期的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说“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农作物的普遍种植与清前期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

  (1)材料一种的图一反映的是明太祖加强中央的哪项措施?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哪一个类似图二的同类机构?

  (2)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二说说明太祖在中央是怎样进行改制的?并以其为例谈谈该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3)“明太祖制义取士”指的是什么?廖燕对其持什么态度?结合材料及所学谈谈他为什么会持这种态度?

  11.(1)贞观之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军事方面:①解除禁军将领的;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行政方面:在中央: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②频繁调动州县长官,知州三年一换,在各州府设通判;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④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重文轻武

  (3)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

  (4)玉米、甘薯和马铃薯属于美洲高产农作物,比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产量高很多。它们的引种和推广,提过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清朝人口的增长。

  (2)撤中书省、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利:克服了朝臣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形成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没有性;不能广泛吸纳,容易形成,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埋下了危机。

  (3)八股取士 反对明朝科举考试,导致教学内容单一,考试形式刻板,从而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明朝科举考试,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不讲求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人才”多事规矩和读死书、死读书之人,不利于选贤任能。因此,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来源于ipfs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网,启蒙历史网,川教版历史教学网,可圈可点高中历史网,阿木古尚历史网,古尚历史网,烟云往事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