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未解之谜 > 正文

公益创客 搜寻山西自然之谜

类别:未解之谜 日期:2018-11-25 6:31:43 人气: 来源:

  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书写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华章。

  五年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和线方针政策在山西贯彻落实。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省进一步深化学用习总系列重要讲话,按照省委“一个、两手硬”工作思和要求,着力构建良好生态,着力推动经济稳步向好,全面深化,激发干事创业,奋力冲刺全面小康,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步新进展。

  这是国家富强的五年,也是你我收获的五年。这五年,你的关键词是安居、升学,还是养老、创业?本报今起推出《我这五年》系列报道,选取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属猪的属相婚配表或者家庭,关注普通人的中国梦,全面展示全省人民在省委省坚强领导下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郝丽鹏:“95后”大学生创客,与同学一起,以林业为背景,探索山西多样化的生物,对野生动物、植被、地形、土壤等进行调查、记录、对比,建立数据库,为山西省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提供动群调查数据。同时,开设自然课堂、摄影展、公益等,带领学生、社会大众认识植被、动物,从而让大家热爱自然,自然。

  通往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记忆,或将成为你的梦想引擎。年少时,守着林区父亲的背影成为他抹不去的记忆;5年前,一颗梦想的种子在青春期的成长里发酵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到来时,他刚好18岁,以成年的姿态去靠近成长的愿景。

  近日,记者走近一位林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了解他和他的团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山西生物多样化和自然之谜的故事。

  郝丽鹏,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出生于1996年3月,忻州繁峙县人,父亲是老一代护林人。作为“林二代”,在郝丽鹏的记忆中,北方的春天最的莫过于漫天风沙,而那时,他总习惯进入山区,与父亲相伴。父亲守了一辈子山区林业,个性严肃,寡言少语,有几句话却反复和郝丽鹏提起,“护林的事儿大于天,这是我一辈子认定要做的事儿。只是你们这些年轻人,未必会喜欢。”年少的郝丽鹏尚不能理解父亲的语重心长,却隐约捕捉到这句线岁。有一次同学们问他:“你长大后想做什么?”郝丽鹏不假思索地答道:“那我一定要努力回到林区。”周围同学听后,都笑了。

  2014年,在备战次年高考的日子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再次聊起理想以及心仪的大学,轮到郝丽鹏回答时,他怯生生却又依然坚定地蹦出两个字:林校。听到郝丽鹏的回答,同学老师们没有再笑他,反而苦口婆心都来和他说高考的重要性,择校的重要性。“上专科,这样的应用技术学院,能有什么出息?”听到有人这么说,郝丽鹏却不以为然,那时,恰逢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郝丽鹏的心里也萌生了一个创业的种子:或许有那么一天,山区林业可以创业。

  2015年高考结束后,郝丽鹏如愿奔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报到。开学不久,郝丽鹏就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张恒彬、贾莉、高一心、陈文超。在老师的指导下,5位年轻人聚到一起,除了过硬的专业课学习,他们渴望将更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咱们来一次森林大探险吧?去寻找记录咱山西的特色生物!”郝丽鹏提出,队友们七嘴八舌开始议论。“我还从没有进过大山,那里总感觉是一团谜。”高一心按捺不住兴奋地说道。经过几番商议,他们很快达成统一,谋划第一次“入山之行”。

  从安全、距离等方面考虑,他们首选阳曲县周边的山区。出发前,大家统一装备,手持GPS、指南针、望远镜、相机、户外仿生伪装衣等,并且以“男生带女生”的方法分组、分工。入山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由于第一次没有经验,上山记录时,他们直接穿越层层灌木丛,被野外生长茂密的灌丛划破了衣服、刺伤了皮肤,待到下山回归到校园,他们才意识到,这一天的经历,兴奋之余还有疼痛相伴。而看到他们的这些举动,同学们都觉得很奇怪。

  捕捉到山西省省鸟“褐马鸡”、野外豹子的叫声、迷幻的植被……5位年轻人直呼不过瘾,索性拿出山西地图,写下记号,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调查。就这样,最初的团队成立了。刚开始,他们从公益项目视角出发,探析山西特色生物,除了“褐马鸡”“黑鹳”“桦林”等,哪些“山西特色”还有记载,哪些尚未发现?带着心中的疑问,郝丽鹏等5人以太原为中心,开始辐射整个山西省调查,他们曾发现过五台山下的金色狐狸、大山深处的豹、西伯利亚狍子、黑鹳、核桃楸、山西杨、杓兰。最远时,他们前往右玉,在天寒地冻里感受着“塞外明珠”的豪迈之美,更多的时候,他们为校园周边生物做记录,汾河公园的鸟类、森林公园随处可见的植被。

  当他们再出现在校园时,同学们不再投来异样眼光,而是好奇地问“今天又去了哪里?”慢慢地,团队人员从5人增加到17人,甚至一些社会环保人士、鸟类爱好者、动物者、自然摄影师等也逐一加入。2016年3月,他们创立林苑野生生物协会,8月团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蒹葭联盟”,取自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寓意为纵使披星戴月,荆棘漫步,也要发现“伊人”之美。

  “蒹葭联盟”从公益出发,构想“智慧动物”,为太原汾河景区动物资源建立起网,为汾河景区动物资源建立数据库,内容包括动群名录及图片、各种鸟类鸣叫的声音、动物词以及人类如何与动物和谐共处等数据资源。同时,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动物习性、声音,他们还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册、定期开展宣传活动,走进中小学校园,组织学生、社会志愿者搭建鸟窝(鸟食架)、开设摄影展等,向普及野生动物、植物等知识。

  一次偶然机会,郝丽鹏的学长找到他,希望他们能够为3位学生及家长解读森林公园里的动植物。就是这看起来很小的事情,更加坚定团队要做一件“大”事的信心——他们特别设立“自然课堂”,陆续召集社会志愿者参与,让更多人了解生态,生态。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团队分别在太原市尖草坪区、迎泽区、娄烦县、清徐县,阳泉市平定县,临汾市古县、安泽县,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繁峙县、偏关县,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右玉县,大同市灵丘县、广灵县、吕梁兴县等地的山地、水库、湿地等近2000千米的样线中,科学规范地调查了太原市、临汾市、阳泉市、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吕梁市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受干扰因素等,为我省进一步有效开展动植物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5年来,“蒹葭联盟”团队先后斩获“千山万水”杯大学生公益创客大赛一等;“创青春”第三届太原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创意组三等等荣誉。回顾这些年,郝丽鹏赶上了双创热潮,兴趣之上,将山区野生动植物常识以创新的方式普及推广。近期,他有了新的想法,或许有一天,山区的守林人也都是知识宣讲员,他们聚集在微信号等移动互联网平台上,为大家传授知识,同时他们又是自然导游,为到访者解说那山、那树、那人的故事。

  2016年8月19日至2016年10月23日:山西省2015—2016年度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2016年度全国水禽同步调查;山西省黑鹳专项调查;山西省斑羚(青羊)专项调查;太原市生物多样性调查。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关键词:自然之谜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网,启蒙历史网,川教版历史教学网,可圈可点高中历史网,阿木古尚历史网,古尚历史网,烟云往事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