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以前中国读书人,都在十三岁之前把所应该读的书全部读完。一些重要的书都放在肚子里面,假如没有这样子的教育,这一辈子不要想要成为一个所谓的大人才。就没有了,大人才就跟这个人分家了。
胡适之接受这种教育,他也没有变成书呆子,以后他的记忆也很好,学英语学得很快,所以十九岁考公费留学,二十岁出国去,到了二十七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他凭什么拿博士,他写了一篇文章,叫作“先秦名家研究”。诸子百家已经很困难了,名家更困难,没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研究先秦名家吗?所以胡适之非常容易就写出来了,因为十三岁前就读完了,而且他写出来以后美国教授看不懂,所以糊里糊涂地让他通过毕业了。二十八岁回来当北大教授。他凭什么当教授,十三岁之前的。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作《中国哲学史》。他凭什么写《中国哲学史》,你能吗?不到三十岁全国闻名,凭什么?十三岁之前受的教育基础。他去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从来不会错误。因为他至少会背一千首诗词,至少。其他的书不用说了。
“太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太任执行,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六岁就通晓作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因为家中留有外祖父文中子的一系列著作,尤其喜爱研究《易经》。九岁读颜师古《汉书》(汉书注中最佳者),撰《指瑕》十卷颜氏著作的错误之处。十岁时,一个月内概括六经要旨(至少能六经),并自行注释了的声音训诂。十二岁至十四岁先后学习了《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著作(过老师才会)。14岁时,因受到刘祥道的赏识,推荐给朝廷,当殿对策,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成为国家最年少的命官。
后因文获罪,18岁的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过南昌时,正逢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大宴宾客。席间阎都督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但其实早令其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大家知道他的用意,都推辞不写。到王勃这里,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滕王阁序》的写成,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著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著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就作了《咏鹅》一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客人听后,不禁拍手叫绝:好一幅形象、生动、逼真的白鹅戏水图!从此,骆宾王声名大振,“神童”这个美誉也家喻户晓。
白居易六七个月的时候,家里人指着“之”和“无”两个字逗他玩,他竟然就此记住,以后每次有人问还不会说话的白居易这两个字,他都能准确指出来。五岁开始学做诗,不久就有“群山我为大,更无白云齐”的佳句,九岁,他已经完全精通诗歌的声律了,此后,人们纷纷用“神童”称呼他。后来北方发生叛乱,白居易被父亲送往江南吴中避难。十五岁的他给在徐州的哥哥写了一封信: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令战乱思乡的人们传唱不已。
十七岁,白居易只身一人携带他的诗文来到长安拜见前辈,文名赫赫的顾况素来目下无尘,就跟白居易说:“京城米价很贵,想要居住在这里大概不太容易。”等看了“春风吹又生”之后,马上改口说:“以你这样的才华在京城肯定能混得很好。”
黄庭坚幼年便勤于读书,聪颖过人。凡读过的书,过目不忘。对于,他只要读上几遍就能,故史书说他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五经,而且能诗会文。他舅舅李常经常取书架上的书,随便翻到一页,向他提问,他不仅能如流,还有问必答,将书中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七岁那年,父亲送他到私塾读书。有一次,他对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在家时,父亲教我读,说的是要学六经,实际上教给我的只有五经;现在,我来上学,先生也说要教六经,可在课程安排上,仍然是五经。还有一经到底叫什么?为何不让学呢?”老师回答说:“所谓六经,是指《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乐经》和《春秋》,但一般教学生读书,就是读前五部,因为《春秋》是历史书,比前几部难读一些,故一般不去读。”黄庭坚又说:“既然《春秋》列人六经,就应该读,也应该教,否则,就不成其为六经了!”老师见黄庭坚说得振振有词,而且很有道理,感到他非同一般孩子,便答应了他的要求,教他读《春秋》。不料,他读得兴致勃勃,只用了十天的时问,就全部读完了。老师惊奇地称赞他说:“真是个神童啊!”七岁的黄庭坚还写下一首《牧童诗》:
王阳明从先祖以来就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在外为官,母亲留在家里,妊娠十四个月还为有产象,有一天,王阳明的祖母做了个梦,梦到云端有一个穿红衣服的人在云中奏乐,手里抱着一个婴儿从天上抛下来...祖母惊醒过来,就听到阳明的哭啼之声,祖父心里奇异,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梦,就以“云”做为阳明的名字。周围的乡邻听闻了此事,就把阳明出生的房子叫做“瑞云楼”。
王云出生以后,不幸有个缺点,到五岁还不会讲话,家人整日忧心不已。有一天,和周围的小孩子们到门口玩耍,一个疯癫走到王云前面,端详了一阵,摸摸孩子的头,说了一句:“是个好孩子,可惜道破了!”阳明的祖父听后立马,原来是泄露了。就把阳明的名字改成“王守仁”,马上就会开口讲话了。他开口之后就能祖父以前读过的书,祖父很惊讶的问他何时读过这些书,他说:以往听您念时,我已经默默背下了。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祖父是一名私塾先生,祖父读书喜欢大声地吟诵,顾炎武就在旁边“听”。有次,祖父问他:“你听得懂吗?”,顾炎武回答:“听不懂,但感觉很好玩。”但是顾炎武发现“听”的效果特别好,以后在读听过的书,就像旧识一样熟悉,几遍就能下其中的内容。
6岁启蒙之后,顾炎武不久读完五经,10岁便开始攻读《孙子》《吴子》、《左传》 《国语》《战国策》等书。家人为他请了四名声音宏亮的士子,顾炎武坐在中间,每个人轮流读诵不同的内容,这样一篇篇地读下来。一个人读20页,就另换一个人读,周而复始,一天能温习100页书。《十三经》读完了以后,接着又读各种诗书。他每天这样温课,温习不完,决不休息。(《十三经》约65万字,加上注疏当在百万以上)
梁启超幼年便以聪颖闻名。四五岁在祖父及母膝下授读《》、《诗经》,六岁五经卒业,在父亲的指导下读中国略史,八岁学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考中首榜第一名秀才,十七岁就中了举人,被乡邻们称为“神童”,当地群众流传不少“神童”梁启超的故事。
一天,梁启超爬上竹梯玩耍。祖父怕他有,望着梁启超急叫:“快下来,快下来!”梁启超看见祖父着急,竟又往上再攀一级,还冲口念出两句:“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祖父不由开心大笑,感到乖孙的非比寻常。
梁启超的故乡新会茶坑村有座小山,叫坭子山,山上有座塔,叫坭子塔,又叫凌云塔。梁启超的老家就在坭子塔山下,童年的梁启超时常和小朋友爬上凌云塔望风景。一天,梁启超写了一首诗给祖父看:“朝登凌云塔,引领望四极,暮登凌云塔,天地渐昏黑。日月有晦明,四时寒暑易。为何多变幻?此理无人识。我欲问,长默默。我欲问孔子,孔子难解释。搔首独徘徊,此时终难得。”这就是梁启超11岁时写的《登塔》诗。
钱穆七岁入私塾,记忆绝佳,开始只是读二十个生字,因为和维基解密黄菊内幕老师发生矛盾,忽然增到生字三四十个,后来增加到六七十,都能强勉记住。父亲听说后,来私塾看他,钱穆读到《大学章句序》至及孟子没,这时老师还没有开始。父亲指着没字,考问他何意。钱穆答道:如人落水,没头。父亲问道在哪里看出来的,钱穆说因字旁的三点水,所以猜测是这样。父亲大惊,摸着他的头说:“此儿或前生曾读书来。”十岁时入果育小学接受正式教育,“每篇文字大约过三遍即能”,且长于作文,老师曾当众夸他“文气浩荡,他日有进,当能学韩愈”。
正式课程之外,钱穆最爱看的是《三国演义》,能达到通本的程度。有一次客人听闻过钱穆能《三国演义》的事,就问他是不是真的。钱穆点头回应,旁边客人请他现场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章节。钱穆镇定自若,一边一边表演,滔滔不绝,周围的客人都向钱穆的父亲盛赞其聪明,誉为神童。
钱穆在《病与艾》一文回忆道:“我幼年曾受一段私塾教育。当时读了《论语》读《孟子》,读到《滕文公章句上》,我的私塾生活遽尔中止。《孟子》便没有读完。”后来有一年的冬天,钱穆想重新将《孟子》通体读过一遍,从大年初一到初七,把自己在一间空屋里,每日读一大篇,读到能通体为止,用了七天时间便把孟子重新背下来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