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我们该如何给孩子读绘本

类别:历史故事 日期:2018-5-23 1:08:38 人气: 来源:

  松居直是我特别喜欢的绘本理论大师,他是日本出版学会会员、日本国际儿童评议会(JBBY)理事、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文化中心评议员、中日儿童文学美术交流中心副会长。界童书界声名显赫。

  松居直著有《我的图画书论》、《幸福的种子》、《看图画书的眼睛》、《图画书时代》、《到图画书的森林中去散步》等书及《桃太郎》、《木匠和鬼六》、《信号灯眨眼睛》等多种图画书。他对图画书的理解、实践和,影响了几代人,直至今天。

  松先生一直强调:绘本不是让孩子自己看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即使孩子已经可以自己看(多数只是里的文字),在上小学前,甚至小学以后,我们最好还是可以念给他们听。这对丰富亲子生活,建立心灵互通的人际关系,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五六岁的孩子自己看绘本,大都是盯着文字一个一个念,这种读字并不是看书,他们甚至不能理解书中的内容,更别说乐在其中了。

  而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读书经验,在看绘本时能充分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思想,并通过文字想象故事所描绘的世界,甚至对某些内容产生共鸣,深受。

  能这么深入解读绘本的人,如果满怀爱心地念书给孩子听,必定能将文字成生动、温暖的话语,并让这些话语传入孩子的耳中和心中。

  这种言语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是幼儿自己看书时无法体验的。因此大人读图画书给孩子听,对孩子的的成长非常重要。读的人对书的了解越深,共鸣越强烈,听得人越能深入书中,丰富自己的经验。不要小看绘本书,它的价值因人而异可大可小,影响可深可浅。

  对已经完全能自己看书的大孩子,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书,或不露痕迹的送书给他们看,或陪他们去图书馆。重点是不要让孩子觉得我们的注意力总是在“读书”上,给他们最大的而不是压力。

  据说,孩子在三岁前已经能够理解一生中所用语言的四分之三。无论读书还是听书,都是一种读书方式,重点在于是否理解了书的内容。

  到孩子上一二年级时,家长仍继续念书给他们听,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也可以进一步拉近亲子关系。

  孩子身边应该布满有趣的书,而不是父母认为对孩子有用的书。尽可能去制造大人和小孩一起读书的气氛,因为这是最好的阅读指导。

  念书给孩子听,是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最佳方式之一,因为绘本自己不会说话,绘本的内容必须经念书的人传达给孩子。我们每天花十几分钟,选择生动有趣的绘本念给Ta听,Ta一定会又高兴又满足。

  这种喜悦也会感染到我们,把故事讲得更生动。亲子之间交互传递这种喜悦,孩子自然会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卢梭说:“生命不在乎长短,而在乎深切体会。”

  这个场景很触动我,孩子们需要的不是冷冰冰的电视里的声音,而是充满深深爱意的,来自父母的有温度的声音和大大的拥抱与爱抚。

  每天临睡前,握着孩子的手,念书给他听,一粒幸福的种子正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我绘本只有在这种温暖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发挥力量。

  当你念完一本书后,紧接着对孩子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这本书好不好看?哪里最有趣?你最喜欢哪一幅画?故事在讲什么…

  对孩子来说,听妈妈讲绘本本应该是一件非常快乐轻松的事,但为了应付妈妈马上会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多半有迹可循),孩子只好一边听故事,一边假设问题,一边准备答案。比如,妈妈一定会问“你觉得哪里最有趣”,所以这一段要记清楚…

  这么以来,孩子怎么能快乐的听故事?当孩子觉得故事有趣,刚想沉浸在情节中,却必须急刹车,准备一会可能要回答的问题。孩子就在这种想要陶醉,却又不得不保持的情况下,听完了整个故事,然后接受“等待已久”的读后指导及问题。这样的阅读方式当然不能满足孩子,只会使他们并讨厌看绘本。

  松居直:绘本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它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源泉。当孩子正沉醉在故事中,在幻想的世界里天马行空的想象时,大人只管好好讲绘本就好了,不要问东问西,不要为了满足大人的需要去打断孩子们的想象世界。如果是自然地互相讨论,当然最理想,但一定要做到不露痕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来源于ipfs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历史风云网,历史网,启蒙历史网,川教版历史教学网,可圈可点高中历史网,阿木古尚历史网,古尚历史网,烟云往事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