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名人 > 正文

齐鲁书法名人殷培武

类别:历史名人 日期:2017-9-25 9:33:54 人气: 来源:

  殷培武,男,号“三惜斋主”1952年生,山东新泰人,山东大学东方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书协会员,中国佛缘书画院理事,中华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12岁时,老师观其写粉笔字时用笔运腕灵活得劲,便指导其写大仿,自此喜欢上写毛笔字,数十年如一日,积习成趣,从未间隔。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先后师从杨再春。旭宇、王长水诸先生得师亲授,渐悟书道,粗识艺理。退休闲居后,寄情于翰墨探奥,专注于汉字书法的基本功和艺术创作实践,用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书写。1997年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脱颖而出。2003年部分书法作品在上海润德斋书法作品拍卖专场中全部成交,并成为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书法名家之一,2012年至2016年分别在、河南、山东、山西、、安徽等地成功举办个人书展。殷培武先生多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无偿捐献书法作品、所得全部资助孤寡老人、失学儿童,赢得社会赞誉,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殷培武先生的身影,殷培武先生积极参加各地公益捐赠活动,被中国红十字协会授予“爱心书法家”荣誉称号。

  著有诗集《三惜斋吟草》,人民美术出版社为其出版《殷培武诗词墨迹》,今有《殷培武书三家宝典》面世,殷培武先生经中国工人报,中国商报,中国日报,东方今报,太原晚报、搜狐、新浪、山东工人报等30余家刊登及专访报道,作品在国内著名演艺界人士和中国驻外使节收藏。在1997年编入《中国书法家作品大汇》,并在中国书法博物馆收藏。

  论及中国书法,简而言之,就是用毛笔蘸墨汁在宣纸写汉字。其艺术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瑰宝。笔、墨、纸暂且不论,仅就汉字形态的书写艺术而言,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基本归属还是离不开前人给我们安排的方块样式。否则,就不叫写汉字,而是写其他什么文字了。因此,无论你名家书法也好,民间书法也罢,只要你是写中国书法,就得尊重汉字的基本笔画与形状。

  既然中国书法写的是汉字,那么,他就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也就是说,中国书法要表现出汉字文化的意韵,书写者要有较高的国学的蕴含,否则即是“忽悠”。

  今人论书法,多讲创新。这与当今我国的大不无关系。因为,社会要进步,思想要解放,就得讲创新发展。不管是经济运管模式,科技发展进步,产品的更新换代等,都需要创新。中国书法是否也要创新?愚以为,中国书法还是以讲传承和提高为好。所谓传承是宏观层面的继承和发展,提高是指个体书写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尽管时下,关于书法 “创新”的理论呼天抢地,震耳欲聋,“创新”的书作更是鱼龙混杂,争相献丑。其中不乏所谓“大师”。然而,理论不等于真理。

  我们知道,当代最伟大的家和导师是我们的伟人,也是举世的书法大家,他一生最创新,但书法上,却始终秉承传统,作字非常严谨,先贤,而又适时变化,从不装腔作势,造新字吓人。他为《红旗》题写“红旗”二字时,颇下了一番功夫,查阅前人笔迹,以找出处,用“红绸舞”上的“红”字为形,加上他远瞩,雄伟豪迈的浪漫风格,写出了大气磅礴,自然飘逸,赏心悦目的“红旗”二字,达到了艺术性与可识性的完美统一,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书法艺术。他老人家深知:汉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反复积累,约定俗成的共识文字。约定俗成一词的“俗”字,前面的“约定”两字非常有意义,我们应用心体会,这与平常我们说某书家的字脱“俗”的“俗”字不可作同样解。如果没有实践活动的“约定”,而个人随意“创新”生造的字,大家不认识怎么成?这不叫,是离经背道。

  讲传承,不是不要变化,一味地创新意识。相反,笔法的千变万化,章法的随机制宜,恰恰是中国书法美的最基本要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确确是书写者应遵循的普遍原则。而过分的求异变化,就会使艺术失真,而遗柄于世。《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与二郎真君时,为二郎真君,在变时,将后面的尾巴变作旗杆竖在的后边,露出马脚,被二郎真君。“假作真时真亦假,丑为美处美即丑”,中国书法艺术的变丑为美,使笔者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某晚报上的一幅漫画,画面上一只羽毛的孔雀在自鸣得意地跳舞,漫画下方的字幕是“如今时兴美啦!”如果不是裸舞的孔雀头上长着的那撮疙瘩针状的孔雀冠,简直与一只秃鸡无异。试想,孔雀的美丽在于它华丽的羽毛,而脱羽裸舞的孔雀,岂不是上了秃鸡的当么?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说雌黄。矮子看戏何曾见,都是随短长。”写书法的人要想长得个子高一点,就得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从中汲取营养,滋润自己。对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要靠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认真而不浮躁,庄重又不的不懈努力的真实探索之中。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