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考古发现 > 正文

山西博物院_上党天下脊_新浪博客

类别:考古发现 日期:2017-9-28 13:50:59 人气: 来源: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秀美的汾河西畔,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8月10日奠基开工,2004年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全省文物精华,珍贵藏品约20万件。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两周时期晋及三晋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戏曲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

  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全省文物精华,珍贵藏品约20万件。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两周时期晋及三晋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戏曲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此外,我院的图书馆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基础设备、设施完备,管理制度完善,院藏图书计16万余册,古籍11万余册,其中善本888函、5043册。最近还被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图书馆处评为“全国古籍重点单位”。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它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亮点”重点展示,并打破传统陈列模式,以物代史,史物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广受赞誉的陈列风格。

  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全省文物精华。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院珍贵藏品约20万件。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两周时期晋及三晋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戏曲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此外,该院的图书馆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基础设备、设施完备,管理制度完善,院藏图书计16万余册,古籍11万余册,其中善本888函、5043册。被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图书馆处评为“全国古籍重点单位”。

  山西博物院,典藏瑰宝,文明,展示珍品,陶冶情操。20万件馆藏文物,荟萃全省文物精华。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宏阔而细腻,循历史脉络,聚文明亮点,浓缩了5000年历史与艺术精华,集中诠释了三晋文化在华夏文明历史中最辉煌的片段,十余件国宝级文物更是散发出夺目的光彩。展厅以丰富的现代展示思维和传统的陈列方式相结合。古代文明之光通过高科技手段,引领每一位游客穿梭于古今之间,与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

  文明摇篮 以山西最具代表性的史前文化遗存,展示远古人类的和发展,文明和国家的形成进程。

  夏商踪迹 展示山西地区夏、商两代近千年的风貌。既可见中原古文化的灿烂辉煌,更可看到别具魅力的北方“方国”文化。

  晋国霸业 反映了从“桐叶封弟”到“三家分晋”,三晋大地上800年的风云变幻,以及两周时期青铜艺术的华彩。

  民族熔炉 展示了自汉至隋800余年多民族文化碰撞融汇的艺术凝华,标志着生机勃勃的中华文化正在一步步巅峰。

  佛风遗韵展示了自北朝至明清1500余年间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不但了佛教艺术的发展,更映射出古代造型艺术家的审美追求。

  戏曲故乡以山西南部出土的各种戏曲和舞蹈砖雕为主要内容,展现了战国至明清戏曲艺术滥觞、发展并不断成熟的过程,彰显山西在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贡献和地位。

  翰墨丹青、瓷苑艺葩、方圆世界、山川精英和土木华章,精彩纷呈,分别汇集书画、陶瓷、货币、玉器和古建筑精品,着意展示古人在文化艺术上的创造力。

  鸟尊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在凤鸟的腹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鸟的尾部,一只可爱的大象探出了脑袋,长长的鼻子恰到好处地与凤鸟的双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了鸟尊的稳定性。器盖内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表明这是晋侯庙祭祀的礼器。

  龙形觥前端龙首昂翘,瞪目张角,龇牙咧嘴并以此处为流。盖面中央有一蘑菇形纽。器身两侧各有一对耳可以用来悬挂。腹两侧饰鳄鱼、夔龙纹。龙形觥遍饰华丽精美的图案,花纹线条流畅明快。

  木板漆画1965年发现于山西大同市石家寨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墓,为墓室屏风的一部分,画面内容取材于《列女传》。木板漆画笔法熟练,面容生动,衣纹流畅。画面的间隙还有题记和榜题文字,似隶非隶,似楷非楷,是难得一见的北魏墨迹。

  虞弘墓石椁上等汉白玉质地。石椁造型为仿木结构的三开间歇山顶建筑,外壁布满了局部描金的精美的浮雕装饰。虞弘是亚地区鱼国人。石椁浮雕上是深目高鼻的胡人在举行宴饮、观看乐舞、户外射猎以及家居和行旅的场面。

  北方民族青铜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少数民族地区,它覆盖地域辽阔,文化内涵丰富,纹饰造型独特,是闪烁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颗明珠,北方民族青铜文化大约发展于商代至汉代时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中原及欧亚地区的优秀文化。北方民族青铜器可分为兵器、生产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礼器、车马器等。

  商代的山西部吕梁山和沿黄河一线存在着与商王朝若即若离的众多“方国”,甲骨文多见记述。灵石石楼柳林保德等地发现了大量商代晚期青铜器,其容器类多与南部典型的商代晚期铜器相同,而小件器物剑、削、匕、刀等却风格迥异,带有浓郁的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特色。

  1965~1966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称为“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晋国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亦称“载书”。其文字是用朱笔书写在玉石片上。共计5000余件,可以辨识的约650余件。其总字数约3000余字。除去重复,单字也有近500个。有圭形、圆形及不规则形。一般用色书写,少数为黑色。其内容可分为盟类、委质类、纳室类、类、卜筮类等。其发现对于研究古代盟誓制度、晋国历史及古文字意义重大。

  在侯马晋国铸铜遗址中发现了铸造货币的大型作坊,出土了十余万枚耸肩尖足空首布范芯,以及外范和空首布实物。战国时,韩赵魏分别铸行了布币刀币圜钱,通行于三晋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三晋货币体系。三晋货币铸行区域的广大,不仅反映了三晋商品经济的发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为先秦货币统一铺平了道。

  佛教造像碑艺术是佛教单体石造像的一种,它将印度原有的佛教造像题材和雕刻技艺,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石刻艺术完美结合。

  山西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自然,成就了高超的石刻艺术。在佛教造像方面,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已享誉中外,而更多各种造像隐于乡间古刹。太原华塔和沁县南涅水,以及各地出土与征集的历代石刻与造像,还原了云冈以来佛教民族化,进而到宋元化的过程。特别是唐代造像,造型优雅,丰满健美,仪态万方,令驰神往

  水陆画是在举行水道场时悬挂的一种教画。右玉县宝宁寺水陆画共有139幅,细绢质地,尺幅大多高120厘米,宽60厘米。虽为不知名的民间匠师所为,但画工深厚,非一般画匠所能比。所选此幅内容十分丰富,上层绘士、农、工、商,以及医生、占卜师等,下层绘戏曲、乐舞及杂技演员,人物众多,形象鲜明。这些水陆画除了传统的描写佛教鬼魅、天堂、的作品之外,还有少量反映当时战乱、灾荒、病痛、等社会生活内容的题材。这些社会题材的描绘细腻生动、耐人寻味

  1957年秋,出土于沁县城北25公里处的南涅水村古遗址中,这批佛教题材的窖藏石刻共有800余件。据石刻中的铭记,最早年号始自北魏永平二年(509年),最晚终至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延续500余年。石刻大多为锥形四面体。每块石刻四周雕有佛龛、佛像、佛传故事和各种花卉图案。每组1、3、5块不等,分组可迭置成塔形,十分壮观。此外,还有个体造像,大的3米余,小的仅有30厘米,是研究北魏至唐宋时期佛教、断代和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山西博物院所藏其中部分石刻作品造像精美,雕刻技艺纯熟,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山西是老区。在决定中华民族与死亡、与前途命运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山西作为当时中国领导的主要根据地之一,为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和贡献。山西这块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地,成为一块富有传统的英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也遗留下许多珍贵的遗址、遗物。我院收藏的文物多为抗战时期货币、税票粮票、宣传品、书报刊、徽章等几大类,由于年代久远,多有散失,搜集起来十分困难,今天所能见到的就更觉珍贵

  山西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时代序列完整,分布遍及全省。商代青铜器在南部的垣曲、平陆;中部的忻州、介休、灵石;西部吕梁山——黄河一线的石楼、保德等地多有发现。既有典型的中原风格,更有浓郁的“方国”特色。西周青铜器目前仅见于晋南,早年在闻喜和洪洞等地曾有发现。晚近的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发掘,西周晋国铜器群惊世而出,精美华丽且极具学术价值。东周晋国铜器独具风采,太原、浑源、新绛及长治等地所出,精品众多。更有侯马晋国铸铜陶范,艺术、科技价值无与伦比。汉代山西的铜器以太原和雁北所出居多。右玉胡赙温酒樽、酒樽和朔州俳优俑镇等,汉风之余,散发着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

  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发明了陶器。仰韶时代的山西彩陶以花卉图案最具特色。除日用陶器外,各地不断出土历代陶艺作品。北朝胡人武俑豪放豁达,陶牛雄健威猛,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时代。山西是琉璃的故乡,千百年来,相承不衰,代有佳作。除装饰于富丽堂皇的建筑外,也有色彩斑斓的香炉供器之类琉璃艺术品。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本院收藏中,以北方瓷器最具特色。北朝、白瓷,各显风采。宋元是山西瓷业的黄金时期,窑口遍地,工艺精湛,品种丰富。既有雅致细腻的佳作,更多质朴野趣的精品。装饰手法或剔或刻,或写或画,自然朴实,生动活泼。元代以来,各地窑口衰落,景德镇渐成全国瓷业中心。五彩斑斓的彩瓷作品,将中国陶瓷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玉,古老而神秘,晶莹其质,典雅其色。古人赋予它至高无上的,代表高贵与神圣,象征与美好,被人格化而又超乎自然。山西历代玉器以出土居多。陶寺玉琮是祭祀天地的灵物,黎城神面纹玉戚则是的象征。商周玉器以晋侯墓地所出为大,工艺精湛,纹饰精美,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太原赵卿墓的玉佩饰,体现了东周时期的华丽风格。明清两代为治玉高峰,雕工细腻,纹饰繁缛。明代白玉雕达摩坐像,清代白玉嵌宝石描金碗和兽首活环双鱼纹洗,玲珑剔透,温润可人,是明清玉器中的精品。

  山西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自然,成就了高超的石刻艺术。从西汉起2000年来,各类石刻作品精彩纷呈。运程征集的汉代圆雕蹲虎,简练拙朴。大同出土的宋绍祖墓仿木构建筑石椁,由百余件雕凿精细的构件拼装组合而成,是研究北魏建筑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太原隋虞弘墓石椁,以其精美的浮雕艺术和浓郁的异域风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佛教造像方面,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早已享誉中外,而更多各种造像隐于乡间古刹。太原华塔和沁县南涅水,以及各地出土与征集的历代石刻与造像,还原了云冈以来佛教艺术民族化,进而到宋元化的过程。特别是唐代石雕造像,造型优雅,丰满健美,仪态万方,“皆备于我”的气度风范,令驰神往。教本虚幻,艺术却真实。千年的风霜,难以剥泐空灵的笑容;的变迁,岂能磨灭悲悯的情怀?——真善美是人类的追求。

  中国的书画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韵味。崇尚“自然”,追求“气韵生动”,挥洒笔墨于尺幅,抒发人生,展现心中的“至善至美”。院藏顾安的《风竹图》轴,王渊的《桃竹锦鸡图》轴及髻僧的《抵园大会图》卷均为较罕见的精品。明代书法作品,从明初宋克到中期祝允明、文徵明、陆简,直至晚期的董其昌陈继儒张瑞图,这些书法大师都各自成家,代表一时的书风。清代书画为我院馆藏书画的主要部分。清初王铎、傅山借书画抒发胸怀,作品个性强烈,笔法结构都很奇倔。沈荃、吴雯为名重一时的帖学书法家。傅莲苏、张在辛刘墉王澍黄慎郑燮阮元的代表作,可以说体现了清代各种书体的面貌。清代晚期,碑学大兴,伊秉绶张廷济包世臣何绍基吴昌硕等人法北碑,真、草、隶、篆诸体各呈新意。清代绘画,王鉴王翚王原祁及四王系统的杨晋黄鼎王学浩的作品,画风相近,占据清代画坛的正统地位。查士标、郑日文等新安派画家的作品,格调清雅,境界冷逸

  旧石器时代的打制工具,看似粗拙,实为当时先进工具,为古代人类繁衍做出巨大贡献。宋代是雕版印刷的兴盛时期,大规模的刻书,有开宝四年派人在四川成都雕刻的《开宝大藏经》,北宋元丰三年至政和二年福州东禅等觉院雕印的《崇宁万寿大藏经》又称“鼓山大藏”,两部大藏经,一为官刻,一为私刻,由于历年战乱,大多亡佚,只有少数流传至今,我院亦有收藏。侯马盟书是春秋战国之交的晋国斗争重要,学术意义非凡。出土的漆画屏风,反映南北朝之间文化的相互影响。北齐徐显秀墓所出镶嵌人物宝石金戒指,更是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

  推荐:

  

关键词:鸟尊与赵卿墓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