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

观点 读完《英国通史》反思中国史学的主体性与话语权

类别:中国历史 日期:2017-6-23 20:22:59 人气: 来源:

  钱乘旦教授主编的六卷本《英国通史》,不久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国内学术群体历经多年而完成的力作,是国内史学界撰著多卷本外国通史的标志性。

  英国是19世纪第一个打开中国国门的列强,的民族集体记忆让中国的文化精英从近代之初就渴求解英国,探讨这个曾经被国人视为“蕞尔小邦”“西洋岛夷”如何发展成为世界的大国与强国。

  随着英国历史进入专业历史学者的视野,被人视为近代“”典型与现代化样本的英国更是引发国内史学界的浓厚兴趣,取得了显著学术成就。与之相应,在引进、翻译有关英国历史著作的同时,我国学者也开始了自己编写英国断代史、通史的工作,出版了不少优秀著作。六卷本的《英国通史》计约250万字,正是在这一深厚学术积淀的基础上编撰与付梓的,这套著作反映了欧美史学界学术的最新发展,融入了作者群体自身及整个国内学者新近取得的研究,其优长之处,可从如下几方面窥斑见豹。

  首先是通贯古今各代、周赡各历史领域。全书第一卷《文明初起》涵盖了罗马对的征服和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英国从部落到国家、从分散至统一的进程。第二卷《封建时代》展示了中世纪英国封建与封会君主制的运作。第三卷《铸造国家》叙说了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英国民族国家建构。第四卷《转型时期》勾勒了18世纪英国的、经济转型。第五卷《岁月》铺陈了19世纪英国现代国家的定型与英帝国的拓垒。第六卷《日落夕阳》了20世纪英帝国衰落及其在21世纪所面临的时代挑战。由此,全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英国从古至2016年英国“脱欧”之整个历史时期不同时代社会的发展及其前后递进、演变更新的历史脉络。围绕着这一脉络,各卷的内容不仅包纳了传统的经济史、史、军事史、教史、殖民史、外交史、思想史等领域,而且也涉及到了时下较为热络的文明史、社会生活史、文化史乃至全球史、史等新领域,辅之以缜密、精致的历史叙事,强化了历史的整体感与厚重感。

  史料详实,方法多样,则是这套著述的又一特征。六卷书的作者在撰著过程中,尽可能地搜集、运用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除了大量引用编年史、档案、,词、书信、文学作品外,还参考了诸多人的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而在分析与论证问题时,既采用传统的阶级分析方法、述史叙事方法,也将计量史学、新史、新文化史、心态史学等方面的新方法引入其中。力求使著述在清晰地凸显历史线索过程中,对史实有周详、精致的辨析与考量。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套通史力图融入自身的学术思想,彰显中国史学的主体性与话语权。各卷作者在撰著过程中,对英国人乃至整个人的观点并非一概照搬,,而是依据对材料解读和史实推敲对之作深入辨析与审慎吸纳,并在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第二卷在论及所谓的中世纪的英国“”时指出,《大宪章》虽然对日后的英国史产生深远影响,但它在当时却是一份“封建性的文件”,旨在“将国王的权威约束在封建习惯之中,重建臣民的传统封建秩序”。而当时的议会“虽对形成某种,但它从根本上说是从属于、支持的”。

  第四卷在论述18世纪英国的转型时强调,“光荣”后的英国君主立宪制虽然确立了议会的最高主权,“但这种主权并不牢固,与议会的关系不明确,需要用日后的发展来确定”;“仍旧以旧的方式在运作,现代并未出现,立法和司法都沿袭传统”;在社会生活和价值观上,英国还是一个盛行贵族和乡绅主导的“家长制主义”的传统社会。

  《第六卷》在论述英国由盛转衰的根源时指出,在17世纪中叶以后,英国从开始的几个世纪中,“一直站在时代前列,引导世界潮流”,在经济、工业、思想以及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上展开一些列,导致了现代社会的出现。“所有这些‘’都是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完成的”,不仅给人类留下一笔宝贵财富,而且“所有这些‘引领’,使英国界潮流中独树一帜”,被其他国家视为发展楷模。由此在19世纪出现了“英国时代”,成为世界的强国。但到了20世纪“后工业”时代,英国失去了“引领潮流”的优势,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必然从世界强国的巅峰跌落下来”。可以说,不少新见解、新观点的包蕴与外溢,赋予了这套著述明显的学术含量。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