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秦氏的故事:书写中国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类别:历史故事 日期:2017-6-22 10:54:32 人气: 来源:

  从第一批报道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到游历寻找祖先遗存的秦观后人,秦家骢用这个贯穿了千年的故事使读者看到书写中国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美籍华裔记者秦家骢的人生记忆,最早可追溯到1946年的夏天。那时他只有五岁,坐在一艘驶往的客轮上,他还记得透过舷窗向外眺望南海时的感受。

  在那以后,填补了秦家骢全部的童年记忆。19岁时,秦家骢漂洋过海,入读纽约福特汉姆大学,继而进入纽约大学哲学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

  从1960年代末开始,秦家骢进入新闻界,他先在《纽约时报》国外新闻部担任中国地区专家,1976年,秦家骢回到,担任《华尔街日报》亚洲版的记者。到1979年,他成为《华尔街日报》驻办事处的首批记者,参与了报道中国事业的进程。

  在前往的前一年,秦家骢来到,向正在准备移民的姐姐秦家娟一家告别。一次晚饭后,秦家娟将一个装满旧书的大塑料袋搬到客厅,里面装着的是1959年他们的父亲秦联奎去世时留下的文件资料,其中包括了《锡山秦氏谱》。

  透过这本谱,秦家骢头一次知道了关于自己直系祖先的许多信息。令他吃惊的是,这本谱追溯到的源头,竟然是宋朝的文学家秦观。经他计算,从秦观以降,一共有超过30代秦氏的生平被记录在谱中,这本1929年完成制作的老式线装书仅仅是其中一部分。

  这催动了长久以来秦家骢内心掩埋的对于祖先的好奇。他从一位中国目录学家身上寻求帮助,最终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所珍藏的中文善本古籍里发现了一套刊印于1873年(清穆同治十二年)的十二卷本的《锡山秦氏谱》。

  秦氏族通常每隔五十年修谱一次,秦家骢家藏的部分谱正是哥大馆藏同治版之后的版本。为了使获得更多关于祖先的信息,秦家骢前后花了七年时间,才出1929版谱的其余部分。

  进入中国担任驻华记者显然给这位希望为祖先寻找痕迹的海外华人一次良机,他的祖先在中国华东地区繁衍生息了超过900年,子孙众多,秦家骢在采访报道有关中国的经济新闻之余,频繁奔波于无锡、南京、上海、高邮、镇江、扬州甚至桂林等地。从地方的历史档案馆、文史办到各地秦姓分支的家中,秦家骢通过长期走访,获得了许多此前未曾厘清的资料。

  在中国,同一个姓氏未必出自统一源头,改易姓氏的事情时有发生,以秦氏为例,在南京地区2000余位秦姓居民中,出自高邮秦观直系的后代不足三百人。而由于秦氏家族的祖先中包括了秦桧中国民间传说中长期指认其为民族英雄的,这导致了秦桧的后人中的许多人改姓徐、吴等姓。而建造于明朝、位于第六箭河河畔的秦氏祠堂,如今也已荡然。这无疑都增加了秦家骢遴选信息的难度。

  在高邮,秦家骢遇上了一位同样于探索秦观及其历史的研究者,此人是高邮当地的文化干部朱熙元。在朱熙元的带领下,秦家骢参观了秦观展览馆,他头一次近距离观摩了秦观本人及其弟弟秦觌、秦觏的书法碑文。在京杭大运河的高邮段,朱熙元指着河畔某一街道区块告诉秦家骢,此地是当地人俗称的“秦家大院”,不过时至今日,那里已经没有秦姓住户。

  1980年,秦家骢来到无锡寄畅园,这座园林建造于16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处在明朝正德年间,寄畅园的主人是秦金,他是秦观之子秦湛的后代,同时时秦家骢的祖先。

  两年后,秦家骢再次回到无锡,这次他和他的哥哥一起爬上惠山古籍记载秦观墓地所在。在惠山三峰之一的头茅峰上,他向一位年迈的售货员打听秦观墓的具体,对方告诉他,附近确实有一座古坟。随后,售货员让自己的妻子带领秦家骢一行下山,辗转再登上旁边的二茅峰。在半山腰处,一圈掩映在植被中的石块出现在众人面前,中间树立着一块方碑,秦家骢走近观察,找到了石碑上四个依稀可以辨认的大字:秦龙图墓。

  公元1130年,秦观被南宋朝廷追赠为“直龙图阁”,这时距离秦观去世已经过去了30年。墓碑的发现,让秦家后人们确定了先祖的坟墓。这让秦家骢意识到自己过去多年来的摸索并不是白费功夫。1983年,他辞去工作,心投入到家族史写作工作中。

  五年后,用英文完成的《秦氏千载史》一书在伦敦和纽约出版,并受到广泛关注。秦家骢的研究从1049年出生的秦观开始,到1959年父亲去世结束。除了大量历史事件,书中还涉及中国古代至近现代的、军事、法律、经济、文化、习俗的诸多方面,包括官制、兵制、赋税、科考、诗词、戏曲、服饰、建筑、婚丧,乃至扶乩、测字的掌故。

  读者对这本书以家族角度阐述漫长的中国历史感到新鲜,更被秦氏家族绵延了九个多世纪的故事震撼。秦家骢探寻的祖先事迹让英美读者联想到黑人作家海利的《根》,有评论则认为秦家骢笔下的故事“更生动,更富于历史的绵远的内涵”。

  在写作这部著作期间,秦家骢已经完全投身于秦观研究领域,他参加了1986年在高邮举行的秦观学术,同一年,无锡市完成了秦观墓园的修复工作。

  当30年后,BBC的制片人迈克尔伍德在策划以《中国故事》为题的纪录片时,他为找不到有分量的选题素材而苦恼,直到他在网上看到了秦家骢的故事。

  随着了解深入,秦家的历史让迈克尔伍德着迷。这个漫长的历史故事天生适合被制作成纪录片的脚本,当摄制组前往无锡,看到许多秦氏子孙聚在一起,复兴中断多年的祭祖仪式时,伍德感到这说明中国人正在回顾那些曾一度被丢弃的传统价值观。他讲这一切制作进了BBC纪录片《中国故事》的第一集。

  那本秦家骢用英文写就的《秦氏千载史》,在2001年经远流出版社引进中国市场,以《秦氏千年史》为书名上市。再过了15年,联合出版公司与后浪出版公司合作引进了这本书的简字中译本,于2016年10月在中国内地上市,书名被再次更定为《祖先:一个家族的千年故事》。

  在诞生近30年后,流散中国各地的秦观的后代们终于可以通过这部作品了解自己熟悉的或不曾熟悉的祖先的故事了。秦家骢本人则继续长居,他通过在《南华早报》、《远东经济评论》(已停刊)上发表对亚洲和中国事务的评论继续观察中美外交政策。至少,作为秦观后代的那部分责任,对于他而言已经完成了。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历史风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币安app官网下载